乱世第一名相谢安_分卷阅读_4(2 / 4)
谢安先声夺人,反倒一下儿占去了主动,一句话把桓温逼得必须做出选择,谢安正是在说:不然你就杀了我,然后篡逆;不然你就乖乖接受朝廷这个裁夺,当你的辅政大臣,别的不可能。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个时候,桓温经过了艰难的心理斗争,关于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下段儿会补充一下儿,但无论如何,那结果是,桓温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好一会儿,桓温忽然笑了,换上了另一副神色,说,哎呀,安石。我没别的意思,正是不得不防备一下啊……然后就吩咐撤去了刀兵,竟拉着谢安闲谈起来。两人高高兴兴谈了大半天,真像很好的“朋友”一样,把满朝的大臣看得目瞪口呆……这件无比重大无比凶险的事,居然就是这样解决了。
内情:
这里有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桓温最终为什么会放弃?有的史学家说,以谢安当时的名望和无畏的气度,折服了桓温,使他在一瞬间改变了主意。应该说是有道理的,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还是显得有点儿虚。我们不妨来说说这个事: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挺深刻,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桓温真的杀了谢安王坦之,自己当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长久吗?这个实在有待商榷。来瞧瞧桓温本身的实力吧:
第一方面:方镇
这时他统了东晋所有的方镇,所有方镇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这些方镇真的就都是他们家的吗?这个很难说啊,刺史只是一个官职,虽然他们大都挂将军衔儿,都督多少多少州军事,但是这些桓家人对这些军队和这些地区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强呢?豫州是谢家的地盘,人家经营了十好几年,根基要比桓温深得多。后来北府将刘牢之就是出于当年豫州谢家的旧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经营。徐州是刚弄来的。扬州是京师之地,朝廷的控制能力很强,他这个“扬州牧”始终都是“遥”领。其实算起来,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势力,还是只有老家荆州。这个“尽得天下之地”的大势,实在虚得很。这其中的内情,就算别人不清楚,但桓温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面:下属
上面说了,桓温出道儿几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亲信,他就再没得到什么人。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我们桓大将军没有个人魅力,相反他已经很注意拉拢人心了。根本问题是出在门阀制度上!或者说桓温是九品中正制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制使高门子弟坐取官职,寒人只能当极下等的小官,桓温的这些能管用的下属,绝大部分都来自高门士族,人家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么可能会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谢安、谢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类的名士,都是从桓温这儿出来的,可有一个会跟你一条心?
郗超是个特例,也搭上那时郗家走下坡儿,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个比较积极仕进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觉得桓温这儿对他有好处,也根本不是桓温真正的亲信。
第三方面:声望
其实桓温看得很清楚,在目前这个国家里,声望是极为重要的。你要想干成什么大事儿,就必须得到高门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就要靠声望,混进他们那个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没有成功,于是就一门心思靠战功来换声望。但又自己不争气,在枋头大败一场,导致求九锡禅位的办法不能顺理成章。
如果他把声望扔了,撕下面具,就以武夫之能取胜,谁不听我的,我就杀谁,那他就是在跟整个国家为敌。谢安是当时众望所归,你杀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还怎么统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这个国家也还得靠人家高门士族来支撑呀。你再发狠把他们都杀了,那这国家就一下儿没有了支柱,立刻就会大乱。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面的支持啊。
第四方面:威慑
威慑是桓温最惯用的手段,一直把个司马昱整得摸不着天地。其实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办法了。靠威慑,他当了大司马,统全国军事;靠威慑,他录了尚书事,成为宰相;靠威慑,他成功地行了废立。但是!他这最后一次的威慑,碰上的不再是司马昱,而是就不吃你这一套的谢安。谢安虽然一向隐忍不发,但在大事关头却是很果断的,出手毫不容情。从他后来削减桓家势力,迫使桓冲让出下游的事儿,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不恰当地设想,如果谢安20岁出仕,然后还能很快在朝廷崭露头角的话,桓温很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了。
其实,桓温真的下定决心杀谢安了吗?没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慑。试想,他要杀谢安王坦之然后篡位,那就该突然举事,这很容易办到啊,而且这样,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兵,还少遇抵抗呢。他把声势造那么大,弄得整个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为什么呢?他就想吓唬他们,然后乖乖给他一个摄政王!这要是我们司马丞相肯定就又就范了,连王坦之都已经顶不住了吗。这就是,箭在弦上,人们预测不了它的力量,就会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只是一支箭,再没什么别的了。但桓温的箭真的犀利吗?
结果这回他碰上了谢安。谢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谢安相信,桓温自己明白,杀时望大臣,再篡位,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这个天下你坐不住,因为国家目前的大局不适宜这样。所以,谢安也才有胆子敢去跟桓温正面对抗,这是他的底气。当然这也是十分凶险的,如果桓温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谢安所能够控制的了,那就以身殉国吧。
而最后,桓温还是明智的,这其实正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人。看看八王之乱时候那些个诸侯王们,轮番进洛阳做庄,当什么摄政王,结果有谁落了好下场?虽然桓温远胜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样统领天下,还有很远的路啊。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这件事的内情,大略如此。不论谢安还是桓温,对这件事的处理,都是令人称赞的。国家稳定了,没有战乱和血腥,把这么大的事儿这样解决,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才是政治家的远见和风度啊。
影响:
这件事儿对整个东晋来说,可是极其重大的。它几乎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首先,从此以后,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就开始走下坡儿了,东晋的“桓温时代”也一天天地变得黯淡。
其次,这件事儿使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们甚至能感觉到,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氏莫属。王坦之是在关键时刻掉了回链子,这个“倒拿手版,汗留浃背”,也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这事儿之前,王谢齐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谢氏还要尊贵,但在这件事儿之后,王坦之就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人们都说,原来王谢齐名,这一回,可算看出优劣来了。
再次,谢安的从容赴鸿门宴,得到了皇室的认可。原本,皇室把人家当替罪羊去送死,结果人家却让干嘛就干嘛,一不推托,二没有一点儿不满,而且居然就把这事儿化解了。其实不让桓温当摄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们不肯去担这个风险。而这一来,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谢安的胆识,也对他的为人更加了解(其实主要就是皇太后褚蒜子)。于是这才有了,一年以后,谢安与褚蒜子达成权力联合,彻底消除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开启了东晋的安定局面……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儿,这次“抗桓事件”的功勋人物:
历来大家一说起“阻止桓温篡位”,就一下子就会想起谢安的“临危不惧”,好像这事儿都是他一人儿的功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脑,其实少了哪个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壮着胆子毁了遗诏,如果不是王彪之扛着压力违抗褚蒜子的诏令,如果不是谢安用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团结广大士族官员,稳定“抗桓统一战线”,最后又冒死直面桓温,这场较量都不会成功。所以,应该说是整个高门士族对抗桓温的成功。三家这几位领导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当时人物范弘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当时王谢以死来守卫,这国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们桓大司马也的确是生不逢时,等到了人家刘裕那个时候,士族势力比现在已经衰败了一大截儿,各家也再没有像这几位这样的人物啦,所以刘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温就只有认输了……
第六章 枭雄末路 ↑返回顶部↑
这个时候,桓温经过了艰难的心理斗争,关于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下段儿会补充一下儿,但无论如何,那结果是,桓温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好一会儿,桓温忽然笑了,换上了另一副神色,说,哎呀,安石。我没别的意思,正是不得不防备一下啊……然后就吩咐撤去了刀兵,竟拉着谢安闲谈起来。两人高高兴兴谈了大半天,真像很好的“朋友”一样,把满朝的大臣看得目瞪口呆……这件无比重大无比凶险的事,居然就是这样解决了。
内情:
这里有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桓温最终为什么会放弃?有的史学家说,以谢安当时的名望和无畏的气度,折服了桓温,使他在一瞬间改变了主意。应该说是有道理的,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还是显得有点儿虚。我们不妨来说说这个事: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挺深刻,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桓温真的杀了谢安王坦之,自己当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长久吗?这个实在有待商榷。来瞧瞧桓温本身的实力吧:
第一方面:方镇
这时他统了东晋所有的方镇,所有方镇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这些方镇真的就都是他们家的吗?这个很难说啊,刺史只是一个官职,虽然他们大都挂将军衔儿,都督多少多少州军事,但是这些桓家人对这些军队和这些地区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强呢?豫州是谢家的地盘,人家经营了十好几年,根基要比桓温深得多。后来北府将刘牢之就是出于当年豫州谢家的旧部。江州原本是琅玡王氏在经营。徐州是刚弄来的。扬州是京师之地,朝廷的控制能力很强,他这个“扬州牧”始终都是“遥”领。其实算起来,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势力,还是只有老家荆州。这个“尽得天下之地”的大势,实在虚得很。这其中的内情,就算别人不清楚,但桓温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面:下属
上面说了,桓温出道儿几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珣是他的亲信,他就再没得到什么人。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我们桓大将军没有个人魅力,相反他已经很注意拉拢人心了。根本问题是出在门阀制度上!或者说桓温是九品中正制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制使高门子弟坐取官职,寒人只能当极下等的小官,桓温的这些能管用的下属,绝大部分都来自高门士族,人家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么可能会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谢安、谢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类的名士,都是从桓温这儿出来的,可有一个会跟你一条心?
郗超是个特例,也搭上那时郗家走下坡儿,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珣是琅邪王氏的,是个比较积极仕进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觉得桓温这儿对他有好处,也根本不是桓温真正的亲信。
第三方面:声望
其实桓温看得很清楚,在目前这个国家里,声望是极为重要的。你要想干成什么大事儿,就必须得到高门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就要靠声望,混进他们那个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没有成功,于是就一门心思靠战功来换声望。但又自己不争气,在枋头大败一场,导致求九锡禅位的办法不能顺理成章。
如果他把声望扔了,撕下面具,就以武夫之能取胜,谁不听我的,我就杀谁,那他就是在跟整个国家为敌。谢安是当时众望所归,你杀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还怎么统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这个国家也还得靠人家高门士族来支撑呀。你再发狠把他们都杀了,那这国家就一下儿没有了支柱,立刻就会大乱。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面的支持啊。
第四方面:威慑
威慑是桓温最惯用的手段,一直把个司马昱整得摸不着天地。其实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办法了。靠威慑,他当了大司马,统全国军事;靠威慑,他录了尚书事,成为宰相;靠威慑,他成功地行了废立。但是!他这最后一次的威慑,碰上的不再是司马昱,而是就不吃你这一套的谢安。谢安虽然一向隐忍不发,但在大事关头却是很果断的,出手毫不容情。从他后来削减桓家势力,迫使桓冲让出下游的事儿,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不恰当地设想,如果谢安20岁出仕,然后还能很快在朝廷崭露头角的话,桓温很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了。
其实,桓温真的下定决心杀谢安了吗?没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慑。试想,他要杀谢安王坦之然后篡位,那就该突然举事,这很容易办到啊,而且这样,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兵,还少遇抵抗呢。他把声势造那么大,弄得整个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为什么呢?他就想吓唬他们,然后乖乖给他一个摄政王!这要是我们司马丞相肯定就又就范了,连王坦之都已经顶不住了吗。这就是,箭在弦上,人们预测不了它的力量,就会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只是一支箭,再没什么别的了。但桓温的箭真的犀利吗?
结果这回他碰上了谢安。谢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谢安相信,桓温自己明白,杀时望大臣,再篡位,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这个天下你坐不住,因为国家目前的大局不适宜这样。所以,谢安也才有胆子敢去跟桓温正面对抗,这是他的底气。当然这也是十分凶险的,如果桓温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谢安所能够控制的了,那就以身殉国吧。
而最后,桓温还是明智的,这其实正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人。看看八王之乱时候那些个诸侯王们,轮番进洛阳做庄,当什么摄政王,结果有谁落了好下场?虽然桓温远胜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样统领天下,还有很远的路啊。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这件事的内情,大略如此。不论谢安还是桓温,对这件事的处理,都是令人称赞的。国家稳定了,没有战乱和血腥,把这么大的事儿这样解决,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才是政治家的远见和风度啊。
影响:
这件事儿对整个东晋来说,可是极其重大的。它几乎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首先,从此以后,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就开始走下坡儿了,东晋的“桓温时代”也一天天地变得黯淡。
其次,这件事儿使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们甚至能感觉到,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氏莫属。王坦之是在关键时刻掉了回链子,这个“倒拿手版,汗留浃背”,也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这事儿之前,王谢齐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谢氏还要尊贵,但在这件事儿之后,王坦之就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人们都说,原来王谢齐名,这一回,可算看出优劣来了。
再次,谢安的从容赴鸿门宴,得到了皇室的认可。原本,皇室把人家当替罪羊去送死,结果人家却让干嘛就干嘛,一不推托,二没有一点儿不满,而且居然就把这事儿化解了。其实不让桓温当摄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们不肯去担这个风险。而这一来,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谢安的胆识,也对他的为人更加了解(其实主要就是皇太后褚蒜子)。于是这才有了,一年以后,谢安与褚蒜子达成权力联合,彻底消除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开启了东晋的安定局面……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儿,这次“抗桓事件”的功勋人物:
历来大家一说起“阻止桓温篡位”,就一下子就会想起谢安的“临危不惧”,好像这事儿都是他一人儿的功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脑,其实少了哪个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壮着胆子毁了遗诏,如果不是王彪之扛着压力违抗褚蒜子的诏令,如果不是谢安用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团结广大士族官员,稳定“抗桓统一战线”,最后又冒死直面桓温,这场较量都不会成功。所以,应该说是整个高门士族对抗桓温的成功。三家这几位领导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当时人物范弘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当时王谢以死来守卫,这国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们桓大司马也的确是生不逢时,等到了人家刘裕那个时候,士族势力比现在已经衰败了一大截儿,各家也再没有像这几位这样的人物啦,所以刘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温就只有认输了……
第六章 枭雄末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