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人_分卷阅读_106(1 / 4)
柳娘把衣服穿上,哆哆嗦嗦凑在炭盆边上, 道:“那户人家也姓黄, 家里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 都快七十的人了。本身就有外乡人到此地落脚, 只有一个独子, 多年前出海去了, 听说尸首就是海葬的,只留了些许遗物回来。丁洋喝醉酒吹嘘,说自己和黄家那人出生入死的交情,给家里报丧都是他去的。细细说了当时的情景, 提到黄家汉子有一对木牌, 是他早年刻了准备给心上人的,可惜他出海去了,心上人也没等他, 早已令嫁。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到时候拿着木牌去认亲,也不怕黄家两老怀疑。且不说我有木牌为证, 就是什么都没有,两个老得黄土埋半截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图谋的呢?唯一要委屈娘的就是,得嫁回黄氏了。”
“什么嫁不嫁的,老娘倒不放在心上,只你真的想清楚了,要回去乡下去吗?”黄氏叹道:“你说书上写过什么兰花鲍鱼,圣人言老娘不懂,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老娘还是知道的。你我五两银子就干跑出来挣命,为什么?因为在乡下没活路!为什么没活路?乡下人又蠢又毒!”
“你若是回去,乡下女人都和老娘一样。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说不通就撒泼打滚,实在不行就宽衣解带,你要脸面我不要脸面。你端着架子言语斯文,老娘就能猪牛爹妈□□十八辈祖宗!这样的地方,你也要回去?你也说了,黄家老两口垂垂老矣,这么多年没儿子在身边尽孝,生活肯定是靠乡里乡亲帮衬,若是认了亲,亲爷爷亲奶奶让你帮衬亲戚,你帮不帮?乡亲邻里仗着你不知道的往日功绩求个脸面,你给不给?”
“所以我准备把人接到府城来,不再村里住。既然哪儿遍地是苍蝇,我飞的高高的,到了府城,苍蝇是不敢来,也飞不了这么高的。”柳娘笑道,这些她也考虑过了。
“你定了,那就年前把事情办好,刚好过年的时候开宗祠,把名字记在宗谱上,板上钉钉!”黄氏也是能决断的人,马上定下主意。
“成!我马上去办!”
柳娘重新做了绚丽衣衫,请了仆从驾着马车,一路招摇进了黄家人所在渔村。
这里真的是十分偏僻的小渔村,大多数房顶还是茅草,大风一来,屋顶都能掀走。
渔村里也少有这样光鲜亮丽的人物出现,这高头大马的,一进了村子,就被围观了。
赶车的把式团团拱手,问道:“敢问诸位父老乡亲,黄一行老家可在这里?”
“黄一行?谁?听着像是咱们村儿的!”排行听着是,可众人一下子想不起来这是谁。
“黄一行!老黄啊!十年前出海死的那个老黄啊!黄阿公他儿子,出海的那个!”
“哦~我想了起来了!”
村民们先自我议论一番,得出结论之后才有胆子大的渔民出列问道:“我们村是有个黄一行,可惜出海死了,这都十来年的,不知贵人找他什么事儿?他家就两个老人家在了,就在村东头。”
“谢过诸位乡亲,我家少爷是来认亲的。”车把式只说这一句,逗儿飘~一声,甩着马鞭驾车走了。留下渔民们面面相觑,认亲?认什么亲?难道早死跪黄一行还在外面有亲戚?瞧着高头大马,难不成老黄家还要再发达一回?
冬日里难得有热闹可瞧,众人都跟上去围观。
柳娘到了黄家,他家是村里少有住上瓦房的,听说瓦房还是当年黄一行出海遇难,船帮出资修的。这些年村里闲言碎语,没少说黄家老两口住这儿子卖命换来的房子。可惜这样的好房子,十年不曾修整,也开始漏雨了。墙面是土夯泥筑的,院子里还养着几只鸭子。
柳娘一身月白长衫,头裹书生巾,一看就是读书人,体面非常。后面几个仆从捧着绸缎,抬着礼盒跟进来。
黄老爷子早已半瘫,腿脚不灵便,已经只能躺在床上,只有黄老太太出门待客。
整座房子,采光、空气最好但就是堂屋,可堂屋里也有许多扫不干净的浮灰黄土。柳娘红着眼,从怀中取除一块木牌递给黄老太太道:“您看看,这是什么?”
黄老天太拿远了一看,又拿到鼻子跟前细细抚摸,浑浊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先生……贵人……这是我儿的名牌儿,您从哪儿得来的?”
柳娘当即跪倒在地,哭嚎道:“奶奶,这是我爹传给我的啊!当初爹和娘亲成了亲,说好等出海回来就带娘亲来拜见爷奶,可惜爹爹一出海就未曾回来。娘亲苦等无果,产下遗腹子的我。当年爹爹未曾说明爷奶所在,只听说在府城,前两年我们一家就到了府城,四处寻访,今日终于找到您二老了!”
“我儿?真是我儿?”
“奶奶,我是您的孙儿啊!”柳娘哭道。
黄老太太再仔细摸了摸木牌,端详着柳娘的脸,哭道:“果然是我孙子,这眉眼活脱脱就是一行的模样啊!老头子,老头子,我们一行有后,咱们黄家的香火有望了!”
黄老太太哭着跑到内室,黄老爷子背靠衣裳破布堆成的靠垫,着急问道:“一行,一行怎么了?是不是一行回来了!我就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一行肯定是回来了!”
“老头子,不是一行回来的,是一行的儿子,我们的孙儿回来了!”黄老太太拉着他的手,激动的指着屋外。
柳娘跟进来了,旁边看热闹的也堵在卧房门口,乡下可没什么讲究,都围着看大热闹呢!
长期卧病的人身上都有一股霉味儿,乡下条件不好,房间里还有股尿骚味儿。柳娘却二话没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孙儿黄柳给爷爷请安了!”而后再磕三个:“孙儿代爹爹给您磕头,爹爹往年不在您身边尽孝,日后由我奉养爷奶!”
黄老太太赶紧过来扶起她,拉着她的手直流眼泪。“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返回顶部↑
“什么嫁不嫁的,老娘倒不放在心上,只你真的想清楚了,要回去乡下去吗?”黄氏叹道:“你说书上写过什么兰花鲍鱼,圣人言老娘不懂,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老娘还是知道的。你我五两银子就干跑出来挣命,为什么?因为在乡下没活路!为什么没活路?乡下人又蠢又毒!”
“你若是回去,乡下女人都和老娘一样。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说不通就撒泼打滚,实在不行就宽衣解带,你要脸面我不要脸面。你端着架子言语斯文,老娘就能猪牛爹妈□□十八辈祖宗!这样的地方,你也要回去?你也说了,黄家老两口垂垂老矣,这么多年没儿子在身边尽孝,生活肯定是靠乡里乡亲帮衬,若是认了亲,亲爷爷亲奶奶让你帮衬亲戚,你帮不帮?乡亲邻里仗着你不知道的往日功绩求个脸面,你给不给?”
“所以我准备把人接到府城来,不再村里住。既然哪儿遍地是苍蝇,我飞的高高的,到了府城,苍蝇是不敢来,也飞不了这么高的。”柳娘笑道,这些她也考虑过了。
“你定了,那就年前把事情办好,刚好过年的时候开宗祠,把名字记在宗谱上,板上钉钉!”黄氏也是能决断的人,马上定下主意。
“成!我马上去办!”
柳娘重新做了绚丽衣衫,请了仆从驾着马车,一路招摇进了黄家人所在渔村。
这里真的是十分偏僻的小渔村,大多数房顶还是茅草,大风一来,屋顶都能掀走。
渔村里也少有这样光鲜亮丽的人物出现,这高头大马的,一进了村子,就被围观了。
赶车的把式团团拱手,问道:“敢问诸位父老乡亲,黄一行老家可在这里?”
“黄一行?谁?听着像是咱们村儿的!”排行听着是,可众人一下子想不起来这是谁。
“黄一行!老黄啊!十年前出海死的那个老黄啊!黄阿公他儿子,出海的那个!”
“哦~我想了起来了!”
村民们先自我议论一番,得出结论之后才有胆子大的渔民出列问道:“我们村是有个黄一行,可惜出海死了,这都十来年的,不知贵人找他什么事儿?他家就两个老人家在了,就在村东头。”
“谢过诸位乡亲,我家少爷是来认亲的。”车把式只说这一句,逗儿飘~一声,甩着马鞭驾车走了。留下渔民们面面相觑,认亲?认什么亲?难道早死跪黄一行还在外面有亲戚?瞧着高头大马,难不成老黄家还要再发达一回?
冬日里难得有热闹可瞧,众人都跟上去围观。
柳娘到了黄家,他家是村里少有住上瓦房的,听说瓦房还是当年黄一行出海遇难,船帮出资修的。这些年村里闲言碎语,没少说黄家老两口住这儿子卖命换来的房子。可惜这样的好房子,十年不曾修整,也开始漏雨了。墙面是土夯泥筑的,院子里还养着几只鸭子。
柳娘一身月白长衫,头裹书生巾,一看就是读书人,体面非常。后面几个仆从捧着绸缎,抬着礼盒跟进来。
黄老爷子早已半瘫,腿脚不灵便,已经只能躺在床上,只有黄老太太出门待客。
整座房子,采光、空气最好但就是堂屋,可堂屋里也有许多扫不干净的浮灰黄土。柳娘红着眼,从怀中取除一块木牌递给黄老太太道:“您看看,这是什么?”
黄老天太拿远了一看,又拿到鼻子跟前细细抚摸,浑浊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先生……贵人……这是我儿的名牌儿,您从哪儿得来的?”
柳娘当即跪倒在地,哭嚎道:“奶奶,这是我爹传给我的啊!当初爹和娘亲成了亲,说好等出海回来就带娘亲来拜见爷奶,可惜爹爹一出海就未曾回来。娘亲苦等无果,产下遗腹子的我。当年爹爹未曾说明爷奶所在,只听说在府城,前两年我们一家就到了府城,四处寻访,今日终于找到您二老了!”
“我儿?真是我儿?”
“奶奶,我是您的孙儿啊!”柳娘哭道。
黄老太太再仔细摸了摸木牌,端详着柳娘的脸,哭道:“果然是我孙子,这眉眼活脱脱就是一行的模样啊!老头子,老头子,我们一行有后,咱们黄家的香火有望了!”
黄老太太哭着跑到内室,黄老爷子背靠衣裳破布堆成的靠垫,着急问道:“一行,一行怎么了?是不是一行回来了!我就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一行肯定是回来了!”
“老头子,不是一行回来的,是一行的儿子,我们的孙儿回来了!”黄老太太拉着他的手,激动的指着屋外。
柳娘跟进来了,旁边看热闹的也堵在卧房门口,乡下可没什么讲究,都围着看大热闹呢!
长期卧病的人身上都有一股霉味儿,乡下条件不好,房间里还有股尿骚味儿。柳娘却二话没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孙儿黄柳给爷爷请安了!”而后再磕三个:“孙儿代爹爹给您磕头,爹爹往年不在您身边尽孝,日后由我奉养爷奶!”
黄老太太赶紧过来扶起她,拉着她的手直流眼泪。“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