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系统[快穿]_分卷阅读_223(2 / 4)
更有其他伴读,给了些实际发生的例子,要裴祐之听得胆寒,立刻递了牌子见了父皇,要求立刻停令。
他这才知道,他在折子里、在奏报里听到的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只是表面,实际上就连京都,都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蝇营狗苟之人;再有就是,什么事情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单单救火、百姓房屋焚毁之灾所需钱财,都已经超过商税不少。
裴祐之心有愧疚,裴闹春便令他去做弥补之事,事实上在试行推迟宵禁制度指令的时候,裴闹春便已经预先和顺天府等相关职能机构做了沟通,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事实上伴读们说的那些事情,却有发生,不过大部分也已经马上解决,否则就单说这起火,没有及时防范,一屋带一屋,那才叫惊人耸听。
后头裴祐之,便点了伴读并几个朝臣之子,在父皇的安排下到了京都四处观察,也是到了这时候,他才能慢慢地放下他始终平视,未曾往下看过的眼神,裴祐之这才知道,京都乞儿,不是一个两个,城外破庙,还有流浪汉团于其中休憩;肮脏水沟外的破屋,可能别有洞天,是个赌博窝点,那些拐子,也不是铤而走险,大多是成规模的团伙……
总之,收获颇多的他在再次上朝的时候,也学会了再多思索一番,或是查阅资料后再做决定。
然后——他就更敬佩自己的父皇了。
父皇博闻广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民生多艰,心中也清清楚楚,怪不得父皇看他,就像在看孩子,裴祐之惭愧至极,他根本是虚长了二十五年,还自以为卓尔不群,怀才不遇,父皇为难,其实根本是能力不足,父皇怕自己害了百姓,损了名声!
可以说每一天,裴祐之都在为自己对父皇的滤镜,加上新的一级,就算加满了,他还能换个相机继续。
这大概就是,我攻略我自己。
当然,裴祐之并不知道,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在那几天,批阅奏折到深夜时,是如何心有戚戚,决心下一回,一定要换个方法,可不敢再让体察民情的儿子一去不复返,这工作,又全落在他的头上了。
朝臣们已经习惯了太子在前方的模式,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他们心里头也明白,这是皇上在磨炼太子,随着接触,朝臣们也大多能看到太子正在褪去“稚嫩”,变得越来越像当今,不断地向一个够格的君王贴近,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
有了期许的朝臣们均很满意,只要是一心向着大夏朝的,向着当今的,都在为改变太子的部分稚嫩想法而努力。
先是丞相六部轮着奏事,大夏朝国土广阔,可以说没有一天是无事发生的,每天早上,单单听这些汇报,就要花去不少时间,这还是不能走神的,动辄就会提及些大事,不过品级低的小臣们,反倒是没这个烦恼,只需挑了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听就好。
裴祐之自是学着父皇用心去听,同时还要做分析,如若不是父皇的教诲,他根本不会意识到,大臣们随口的汇报,可能都会互有关联。
比如江南雨水过多,甚至引发涝灾,可能就会导致当年的田地减产,织业也同样受到影响,因而导致的,就是税收下降,国库空虚,进而也许会影响次年的兵饷,皇商进贡的丝绸品质等等,什么东西,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等到大汇报结束,裴祐之也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只等看看有没有什么要上本的了。
这倒是朝会中最有趣的环节,无论是御史上本弹劾,还是有朝臣提出建议,总之一般都会引起一阵讨论,听说当年大夏朝刚立的时候,还有文臣武将,直接在朝堂上大打出手的,不过现在大家都挺规矩,还未曾出现过这样的景象。
“臣有本要奏。”出列的是陈御史,他深呼吸,已经预备好了喷人,他们这些当御史的,别的不行,口才个个一流,喷人天赋点满级,职业骂人,“臣要弹劾礼亲王,京都纵马,惊扰百姓……”
他洋洋洒洒,列出了礼亲王的十宗罪。
纵马奔腾,惊扰百姓还算是最小的了,升级版的还有什么逃课——是的,礼亲王和其他几个宗室子弟在一块就学,逃课的事情一出,就传开了,毕竟也没人会为他的面子着想,替他多做隐瞒;甚至包括什么,到西山郊区游玩等等。
接下来,陈御史又开始引经据典,说得人头昏脑涨:“礼亲王乃皇室中人,更是当为人表率,此等纨绔行径……”
裴闹春忍不住挑眉,这倒有趣起来了,在原身的记忆里,礼亲王是这几年开始慢慢平庸下去的,将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了极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到了后期,才开始胡闹纨绔的。
而这一世,估计是因为他和太子的互动良好,倒是让礼亲王周边的人急了起来。
裴祐之同样在听,忍不住疑惑,在之前他是看过礼亲王的请安折子的,也因闲着无聊,关注过对方两回,如果他没记错,这礼亲王的学业怎么都不算太差,也写着一手好字,怎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纨绔起来了?
前头几次进宫,对方在他面前,都是低眉顺眼,甚至不敢抬头直视,现在在陈御史嘴里,就成了当街纵马伤人的人?
不过裴祐之也能理解,礼亲王在他面前谨小慎微是合理之举,可不知为何,他想起那一手好字,总是觉得,有点违和。
“不过小儿顽劣罢了。”裴闹春轻飘飘地开口,现在礼亲王,也才八岁吧?虽然古代确实早熟,可也不至于和一个八岁的孩子计较什么,再说了,他一向就这么“宽容”。
“陛下!”陈御史可谓痛心疾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礼亲王身为皇室,在外一举一动,皆和皇室戚戚相关,现在是小儿顽劣,可如若继续纵容……”他说得沸沸扬扬,正义感十足,其实这其中也有着学问。
像是他这样的御史,弹劾可谓是成就加业绩的合体,对于一个御史的最高赞誉,就是不畏强权,弹劾倒一个大人物,陈御史苦读几十年,是想能在大夏朝的史书留名的,可身为全家人的希望,他也绝对不能在这里倒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既要弹劾,还不能招惹真正的大人物,否则弹劾不成反遭报复,那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返回顶部↑
他这才知道,他在折子里、在奏报里听到的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只是表面,实际上就连京都,都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蝇营狗苟之人;再有就是,什么事情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单单救火、百姓房屋焚毁之灾所需钱财,都已经超过商税不少。
裴祐之心有愧疚,裴闹春便令他去做弥补之事,事实上在试行推迟宵禁制度指令的时候,裴闹春便已经预先和顺天府等相关职能机构做了沟通,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事实上伴读们说的那些事情,却有发生,不过大部分也已经马上解决,否则就单说这起火,没有及时防范,一屋带一屋,那才叫惊人耸听。
后头裴祐之,便点了伴读并几个朝臣之子,在父皇的安排下到了京都四处观察,也是到了这时候,他才能慢慢地放下他始终平视,未曾往下看过的眼神,裴祐之这才知道,京都乞儿,不是一个两个,城外破庙,还有流浪汉团于其中休憩;肮脏水沟外的破屋,可能别有洞天,是个赌博窝点,那些拐子,也不是铤而走险,大多是成规模的团伙……
总之,收获颇多的他在再次上朝的时候,也学会了再多思索一番,或是查阅资料后再做决定。
然后——他就更敬佩自己的父皇了。
父皇博闻广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民生多艰,心中也清清楚楚,怪不得父皇看他,就像在看孩子,裴祐之惭愧至极,他根本是虚长了二十五年,还自以为卓尔不群,怀才不遇,父皇为难,其实根本是能力不足,父皇怕自己害了百姓,损了名声!
可以说每一天,裴祐之都在为自己对父皇的滤镜,加上新的一级,就算加满了,他还能换个相机继续。
这大概就是,我攻略我自己。
当然,裴祐之并不知道,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在那几天,批阅奏折到深夜时,是如何心有戚戚,决心下一回,一定要换个方法,可不敢再让体察民情的儿子一去不复返,这工作,又全落在他的头上了。
朝臣们已经习惯了太子在前方的模式,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他们心里头也明白,这是皇上在磨炼太子,随着接触,朝臣们也大多能看到太子正在褪去“稚嫩”,变得越来越像当今,不断地向一个够格的君王贴近,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
有了期许的朝臣们均很满意,只要是一心向着大夏朝的,向着当今的,都在为改变太子的部分稚嫩想法而努力。
先是丞相六部轮着奏事,大夏朝国土广阔,可以说没有一天是无事发生的,每天早上,单单听这些汇报,就要花去不少时间,这还是不能走神的,动辄就会提及些大事,不过品级低的小臣们,反倒是没这个烦恼,只需挑了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听就好。
裴祐之自是学着父皇用心去听,同时还要做分析,如若不是父皇的教诲,他根本不会意识到,大臣们随口的汇报,可能都会互有关联。
比如江南雨水过多,甚至引发涝灾,可能就会导致当年的田地减产,织业也同样受到影响,因而导致的,就是税收下降,国库空虚,进而也许会影响次年的兵饷,皇商进贡的丝绸品质等等,什么东西,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等到大汇报结束,裴祐之也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只等看看有没有什么要上本的了。
这倒是朝会中最有趣的环节,无论是御史上本弹劾,还是有朝臣提出建议,总之一般都会引起一阵讨论,听说当年大夏朝刚立的时候,还有文臣武将,直接在朝堂上大打出手的,不过现在大家都挺规矩,还未曾出现过这样的景象。
“臣有本要奏。”出列的是陈御史,他深呼吸,已经预备好了喷人,他们这些当御史的,别的不行,口才个个一流,喷人天赋点满级,职业骂人,“臣要弹劾礼亲王,京都纵马,惊扰百姓……”
他洋洋洒洒,列出了礼亲王的十宗罪。
纵马奔腾,惊扰百姓还算是最小的了,升级版的还有什么逃课——是的,礼亲王和其他几个宗室子弟在一块就学,逃课的事情一出,就传开了,毕竟也没人会为他的面子着想,替他多做隐瞒;甚至包括什么,到西山郊区游玩等等。
接下来,陈御史又开始引经据典,说得人头昏脑涨:“礼亲王乃皇室中人,更是当为人表率,此等纨绔行径……”
裴闹春忍不住挑眉,这倒有趣起来了,在原身的记忆里,礼亲王是这几年开始慢慢平庸下去的,将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了极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到了后期,才开始胡闹纨绔的。
而这一世,估计是因为他和太子的互动良好,倒是让礼亲王周边的人急了起来。
裴祐之同样在听,忍不住疑惑,在之前他是看过礼亲王的请安折子的,也因闲着无聊,关注过对方两回,如果他没记错,这礼亲王的学业怎么都不算太差,也写着一手好字,怎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纨绔起来了?
前头几次进宫,对方在他面前,都是低眉顺眼,甚至不敢抬头直视,现在在陈御史嘴里,就成了当街纵马伤人的人?
不过裴祐之也能理解,礼亲王在他面前谨小慎微是合理之举,可不知为何,他想起那一手好字,总是觉得,有点违和。
“不过小儿顽劣罢了。”裴闹春轻飘飘地开口,现在礼亲王,也才八岁吧?虽然古代确实早熟,可也不至于和一个八岁的孩子计较什么,再说了,他一向就这么“宽容”。
“陛下!”陈御史可谓痛心疾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礼亲王身为皇室,在外一举一动,皆和皇室戚戚相关,现在是小儿顽劣,可如若继续纵容……”他说得沸沸扬扬,正义感十足,其实这其中也有着学问。
像是他这样的御史,弹劾可谓是成就加业绩的合体,对于一个御史的最高赞誉,就是不畏强权,弹劾倒一个大人物,陈御史苦读几十年,是想能在大夏朝的史书留名的,可身为全家人的希望,他也绝对不能在这里倒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既要弹劾,还不能招惹真正的大人物,否则弹劾不成反遭报复,那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