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年代末_分卷阅读_24(1 / 4)
哪想到,今年这场风雨这么大,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雨。头天的大雨就把稻谷都给冲走了,那他们后半年还怎么过啊!
顿时,那些没了粮食的其他生产队社员一同大哭起来。
第五生产队的人们听到消息,一边庆幸他们粮食收的早,一边担忧,其他生产队都没了粮食,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国家会不会发救济粮?若是不发,那么在其他生产队的亲戚肯定会来借粮,到时候是借还是不借?
都说十里八乡是乡亲,这周遭的生产队,十之有五都是打断骨头连着血的亲戚。不管亲疏远近,真到没粮食可吃,都快饿死了,向你来借粮的时候,你真能狠下心不管?
一时间,整个第五大队,也跟其他生产队一样,愁云惨雾起来。
其实,若是近亲,哪个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去死。可借粮这种事情,一旦起了头,借了东家,西家也势必借。不管借多借少,你若不一碗水端平,以后两家亲戚还做不做?到时候你借给了他们粮食,自己吃啥?
总不能等国家发粮或者来年秋收吧?这次受灾的不止他们几个村镇,上面已经传来消息,说是整个省市以北到南面的其他省都受了不少雨害。
这么多人张着嘴巴等吃的,国家哪有那么多粮食来救济?
真到了那份上,恐怕只有自私点,一粒粮食不借,也要保全自家人不被饿死。
正因为有此想法,周家全家坐在一起,商讨这次借粮事宜。
按照老周头的想法,他们周家几支本家的都基本在同一个大队,不愁他们借粮食。
愁的是几个儿媳妇的娘家,还有老周头嫁出去的两个姐姐,这些都是亲近的亲戚,到时候若是来借粮食,他们可以借,但是怎么借,得有个说法。
全队上下的粮食都在粮仓里,由队里十几个壮汉轮流把手,倒不怕别的生产队饿极了过来抢粮食。但是如果队上的人要借粮食给亲戚,就要扣自家的工分,才能把粮食拿出来。
周家人的工分不少,够一大家子正常吃饱没问题,但若往外借粮食,他们肯定不会多借。
毕竟家里一半都孩子,都是能吃的时候,这要是让他们勒紧裤腰带,节衣省食一整年,他们这些当爷奶爹妈的肯定心里不乐意。
最终经过一家人商议,周家三房儿媳妇,每房借三十斤粮食先顶顶,看国家拨不拨救济粮。如果不拨,再一家借二十斤,反之他们就不用外管。
对于这个决定老大老四媳妇都没意见,三十斤粮食看起来没多少,可是掺杂野菜、玉米杆儿等等做成菜团子,每天垫了个肚儿,也能让娘家人支撑上半个月。
真到那时候国家没发救济粮,还有二十斤粮食借过去。这在整个生产队来说,周家人已经仁至义尽。倘若吃完最后的借粮,地里又没其他粮食裹腹,她们也无可奈何。总不能让顾着娘家,而不顾婆家还有自己的死活吧。
这么浅显的道理,二房周翠花就是不懂。她娘家就剩她娘一个寡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往年都是周家照拂着她娘家,三五不时就拿粮食过去,她娘就在家里躺着啃瓜子,等着吃白食儿就成。
自从人民公社化后,干一天活儿挣十个工分,干得越多,挣得越多。没做活儿的话,一个工分都没有,也就吃不了饭。
已经被周家人养成肥猪的翠花娘,一下地做活儿就要她的老命,偏偏所有生产队的粮食都归队里管,周家自己都勉强顾上,哪能管她娘的死活。这不,短短一年时间,翠花娘瘦的跟个竹竿似的,人看着老了十岁不止。
周翠花心疼她娘啊,这次大暴雨糟蹋了大部分生产队的粮食,没有粮食吃,她娘可怎么活哟!便死活闹腾着要分家,要把周建设挣得工分单独分出来,换成粮食救她娘命。
对此,周家人统一呵呵哒。周建立甩了她一耳光,阴沉着脸说:“我爹娘还没死呢,分什么家!你要想分家也成,咱们离了婚,你想跟谁分家,就跟谁分。”
周翠花立马就安静下来,再也不敢瞎闹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国家在暴雨过后的第十天陆陆续续发了些救济粮下来。可因为这年头粮食本就不多,那些救济粮根本就顶不了多久。
而雪上加霜的是,九月底,一向不下雪的川南,居然处处都下了雪,导致地里种的红薯秧苗被冻死不少。到十月份该挖红薯得时候,红薯才只有拇指大小,最大的也打不过婴孩拳头,这点产量,种地人都不够吃,哪有那个闲粮上交公粮。
这个时候,城里人就坐不住了。
他们吃的是供应粮,每人每月都限量供应的,根本囤不了粮食,每天就去大食堂吃。
原本该每天供应的大食堂,因为粮食收不上来,齐刷刷地关了不少,去问了也不知道啥时候会有粮食。
不少人了饿得受不了,跑去粮站看有没有新粮收上来或是其他吃得,却见所有粮站通通关门大吉。 ↑返回顶部↑
顿时,那些没了粮食的其他生产队社员一同大哭起来。
第五生产队的人们听到消息,一边庆幸他们粮食收的早,一边担忧,其他生产队都没了粮食,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国家会不会发救济粮?若是不发,那么在其他生产队的亲戚肯定会来借粮,到时候是借还是不借?
都说十里八乡是乡亲,这周遭的生产队,十之有五都是打断骨头连着血的亲戚。不管亲疏远近,真到没粮食可吃,都快饿死了,向你来借粮的时候,你真能狠下心不管?
一时间,整个第五大队,也跟其他生产队一样,愁云惨雾起来。
其实,若是近亲,哪个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去死。可借粮这种事情,一旦起了头,借了东家,西家也势必借。不管借多借少,你若不一碗水端平,以后两家亲戚还做不做?到时候你借给了他们粮食,自己吃啥?
总不能等国家发粮或者来年秋收吧?这次受灾的不止他们几个村镇,上面已经传来消息,说是整个省市以北到南面的其他省都受了不少雨害。
这么多人张着嘴巴等吃的,国家哪有那么多粮食来救济?
真到了那份上,恐怕只有自私点,一粒粮食不借,也要保全自家人不被饿死。
正因为有此想法,周家全家坐在一起,商讨这次借粮事宜。
按照老周头的想法,他们周家几支本家的都基本在同一个大队,不愁他们借粮食。
愁的是几个儿媳妇的娘家,还有老周头嫁出去的两个姐姐,这些都是亲近的亲戚,到时候若是来借粮食,他们可以借,但是怎么借,得有个说法。
全队上下的粮食都在粮仓里,由队里十几个壮汉轮流把手,倒不怕别的生产队饿极了过来抢粮食。但是如果队上的人要借粮食给亲戚,就要扣自家的工分,才能把粮食拿出来。
周家人的工分不少,够一大家子正常吃饱没问题,但若往外借粮食,他们肯定不会多借。
毕竟家里一半都孩子,都是能吃的时候,这要是让他们勒紧裤腰带,节衣省食一整年,他们这些当爷奶爹妈的肯定心里不乐意。
最终经过一家人商议,周家三房儿媳妇,每房借三十斤粮食先顶顶,看国家拨不拨救济粮。如果不拨,再一家借二十斤,反之他们就不用外管。
对于这个决定老大老四媳妇都没意见,三十斤粮食看起来没多少,可是掺杂野菜、玉米杆儿等等做成菜团子,每天垫了个肚儿,也能让娘家人支撑上半个月。
真到那时候国家没发救济粮,还有二十斤粮食借过去。这在整个生产队来说,周家人已经仁至义尽。倘若吃完最后的借粮,地里又没其他粮食裹腹,她们也无可奈何。总不能让顾着娘家,而不顾婆家还有自己的死活吧。
这么浅显的道理,二房周翠花就是不懂。她娘家就剩她娘一个寡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往年都是周家照拂着她娘家,三五不时就拿粮食过去,她娘就在家里躺着啃瓜子,等着吃白食儿就成。
自从人民公社化后,干一天活儿挣十个工分,干得越多,挣得越多。没做活儿的话,一个工分都没有,也就吃不了饭。
已经被周家人养成肥猪的翠花娘,一下地做活儿就要她的老命,偏偏所有生产队的粮食都归队里管,周家自己都勉强顾上,哪能管她娘的死活。这不,短短一年时间,翠花娘瘦的跟个竹竿似的,人看着老了十岁不止。
周翠花心疼她娘啊,这次大暴雨糟蹋了大部分生产队的粮食,没有粮食吃,她娘可怎么活哟!便死活闹腾着要分家,要把周建设挣得工分单独分出来,换成粮食救她娘命。
对此,周家人统一呵呵哒。周建立甩了她一耳光,阴沉着脸说:“我爹娘还没死呢,分什么家!你要想分家也成,咱们离了婚,你想跟谁分家,就跟谁分。”
周翠花立马就安静下来,再也不敢瞎闹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国家在暴雨过后的第十天陆陆续续发了些救济粮下来。可因为这年头粮食本就不多,那些救济粮根本就顶不了多久。
而雪上加霜的是,九月底,一向不下雪的川南,居然处处都下了雪,导致地里种的红薯秧苗被冻死不少。到十月份该挖红薯得时候,红薯才只有拇指大小,最大的也打不过婴孩拳头,这点产量,种地人都不够吃,哪有那个闲粮上交公粮。
这个时候,城里人就坐不住了。
他们吃的是供应粮,每人每月都限量供应的,根本囤不了粮食,每天就去大食堂吃。
原本该每天供应的大食堂,因为粮食收不上来,齐刷刷地关了不少,去问了也不知道啥时候会有粮食。
不少人了饿得受不了,跑去粮站看有没有新粮收上来或是其他吃得,却见所有粮站通通关门大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