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_分卷阅读_81(2 / 4)
董倩一路上看到落后的村子、泥坯的房子,还有尘土飞扬的土路,脸上忍不住露出嫌弃的神色。她悄悄凑到卢美玲身边说:“早知道就不来乡下了,看样子咱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她在心里暗暗琢磨:回头一定要跟爸妈写信,争取让他们想办法把她弄回去。
董倩还有个弟弟,碰巧也赶上一起毕业了。按规定,两姐弟之中有一个可以留在本市,经过董家爸妈的讨论决定,还是岁数大两岁的董倩下乡,等以后有机会再把她弄回城去。
董倩以及她爸妈现在还不知道,来到乡下以后,想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村上和知青办单位开的介绍信才能回家。
不仅是董倩,其他人也没意识到想再回城不容易。
不过来都来了,他们只能暂时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有啥想法以后再说。
村干部早已接到镇上的消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们安排好院子。村干部估计谁家也不想外人去住,就把知青们另外安排到一个院里。
不过那地方是个破院子,有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木窗上挂着破窗纸,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里面有个土炕已经塌了一角。因为要安排知青,村干部已经组织人把土炕修好,窗户也给订上塑料布,天冷时可以挡风。这么一弄,就是屋里光线暗了点,但是暖和。
院里还有个茅草搭建的棚子,棚顶有好几个窟窿,要是想用棚子的话,估计得修葺一下才能使用。不过帮忙修房子的村民只给他们修好正房,没管那个破棚子,知青们想用,估计得自己想办法。
不管房子咋样,新来的知青们再不满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住下去。他们刚到这里,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新生活。
像董倩这种特别嫌弃乡下条件不好的知青,非常后悔来到乡下,他们想回去,就去找知青办,但是人家不给开介绍信,知青们根本没办法回城,都给卡在了乡下。像离家远的知青回城必须坐汽车或火车,没介绍信根本没法买到票。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下乡容易回城难。
知青们想回家,要是家里有门路还好,没门路的只能等了。
七彩在师傅那里呆了几个月,到了腊月初,回家时便从爸爸那里得知一个消息。
程茂林:“七彩,咱们村给人看病的刘大爷,上房扫雪不慎摔了一跤,胳膊和腿都伤着了,暂时没法给人看病了。前两天村长找到咱家,问问你能来村里的卫生室代替一段时间吗?”
没等七彩回话,李秀珍便说:“七彩,我看村子那意思,让你在村里看病可能是暂时的,等刘大爷好了,可能还得让他回来。我看你还是别回来了,省的来来回回的让你师傅不高兴。”
李秀珍是怕闺女冷不丁儿回来了,周师傅那里不高兴。
怎么说,在李秀珍眼力,闺女在市里、在她师傅那里打杂也比在乡下给人看病好。反正周师傅不会亏待了闺女。可是闺女回来了,周师傅又照顾不到。还不如一直跟着她师傅混,万一有啥机会,说不定周师傅能给闺女安排个工作啥的,成为城里人,吃上供应粮。虽然在村里离家近,家里也能照拂,但是从长远前程来看,还是跟着师傅混更好些。
李秀珍考虑的多,可都是一心一意为了闺女。
七彩听了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说:“妈,我回去跟我师傅打个招呼,看看他的意思再做决定。”
程茂林:“是应该先问问你师傅的意思。”
其实七彩本人愿意回来,在村里替刘大夫干几个月,一来是多接些病号,多积累经验;二来,怎么说这都是她家乡,她有能力的话帮忙是应该的。毕竟家人都在这边生活,也应该跟村里好好维持关系。
如果七彩不答应的话,若是让村里人知道,说不定会说出闲话来,说她进了城就不认村里人了……这种话厚道人可能说不出来,可那些眼馋程家日子过得好、心里犯酸的人绝对能说得出来。
等七彩问过周师傅,周师傅很快给出答案:“咱这边好多病例你都见识过了,再换个地方积累经验不是坏事,你想去就去。等那边完事,你再回这边来。对了,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病例,可以回来跟我讨论……”
虽然有些人慕名而来找周师傅看病,但是也不是天天有新的病人。七彩跟在师傅身边好几年,对这边大多数病例都熟悉了,所以她自己的意思也是想去乡下实践一下。
就这样,七彩跟师傅打了招呼后,很快回到了村里。
村长是看刘大夫伤了手脚,暂时没法看病,村里人老是到他那里反应情况,说没人看病不方便,他才着找上七彩。
别看七彩还年轻,村长寻思,她从小去市里跟师傅学医,学了好多年了,他听程茂林说过,说七彩早已在市里开始给人看病了;他还听说程家人看病都不着刘大夫了,有点小毛病都让七彩给看。这样的七彩,怎么也比那些去县医院培训几个月的人强,顶刘大夫几个月应该没啥问题。
村长听说七彩回来后,亲自找上门,笑眯眯地跟其次说:“咱们村里条件肯定不如市里,不过不会让你白干,给你的待遇跟刘大夫一样算工分,年底一起算账……”
七彩对待遇问题无所谓,她手里不缺钱,缺的是经验,“村长,都听你的。”
村长觉得七彩不只聪明,也挺好说话,心里高兴,脸上乐呵呵的,“行,你现在没事吧?要是没事,不如现在就去那边安排一下?” ↑返回顶部↑
她在心里暗暗琢磨:回头一定要跟爸妈写信,争取让他们想办法把她弄回去。
董倩还有个弟弟,碰巧也赶上一起毕业了。按规定,两姐弟之中有一个可以留在本市,经过董家爸妈的讨论决定,还是岁数大两岁的董倩下乡,等以后有机会再把她弄回城去。
董倩以及她爸妈现在还不知道,来到乡下以后,想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村上和知青办单位开的介绍信才能回家。
不仅是董倩,其他人也没意识到想再回城不容易。
不过来都来了,他们只能暂时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有啥想法以后再说。
村干部早已接到镇上的消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们安排好院子。村干部估计谁家也不想外人去住,就把知青们另外安排到一个院里。
不过那地方是个破院子,有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木窗上挂着破窗纸,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里面有个土炕已经塌了一角。因为要安排知青,村干部已经组织人把土炕修好,窗户也给订上塑料布,天冷时可以挡风。这么一弄,就是屋里光线暗了点,但是暖和。
院里还有个茅草搭建的棚子,棚顶有好几个窟窿,要是想用棚子的话,估计得修葺一下才能使用。不过帮忙修房子的村民只给他们修好正房,没管那个破棚子,知青们想用,估计得自己想办法。
不管房子咋样,新来的知青们再不满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住下去。他们刚到这里,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新生活。
像董倩这种特别嫌弃乡下条件不好的知青,非常后悔来到乡下,他们想回去,就去找知青办,但是人家不给开介绍信,知青们根本没办法回城,都给卡在了乡下。像离家远的知青回城必须坐汽车或火车,没介绍信根本没法买到票。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下乡容易回城难。
知青们想回家,要是家里有门路还好,没门路的只能等了。
七彩在师傅那里呆了几个月,到了腊月初,回家时便从爸爸那里得知一个消息。
程茂林:“七彩,咱们村给人看病的刘大爷,上房扫雪不慎摔了一跤,胳膊和腿都伤着了,暂时没法给人看病了。前两天村长找到咱家,问问你能来村里的卫生室代替一段时间吗?”
没等七彩回话,李秀珍便说:“七彩,我看村子那意思,让你在村里看病可能是暂时的,等刘大爷好了,可能还得让他回来。我看你还是别回来了,省的来来回回的让你师傅不高兴。”
李秀珍是怕闺女冷不丁儿回来了,周师傅那里不高兴。
怎么说,在李秀珍眼力,闺女在市里、在她师傅那里打杂也比在乡下给人看病好。反正周师傅不会亏待了闺女。可是闺女回来了,周师傅又照顾不到。还不如一直跟着她师傅混,万一有啥机会,说不定周师傅能给闺女安排个工作啥的,成为城里人,吃上供应粮。虽然在村里离家近,家里也能照拂,但是从长远前程来看,还是跟着师傅混更好些。
李秀珍考虑的多,可都是一心一意为了闺女。
七彩听了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说:“妈,我回去跟我师傅打个招呼,看看他的意思再做决定。”
程茂林:“是应该先问问你师傅的意思。”
其实七彩本人愿意回来,在村里替刘大夫干几个月,一来是多接些病号,多积累经验;二来,怎么说这都是她家乡,她有能力的话帮忙是应该的。毕竟家人都在这边生活,也应该跟村里好好维持关系。
如果七彩不答应的话,若是让村里人知道,说不定会说出闲话来,说她进了城就不认村里人了……这种话厚道人可能说不出来,可那些眼馋程家日子过得好、心里犯酸的人绝对能说得出来。
等七彩问过周师傅,周师傅很快给出答案:“咱这边好多病例你都见识过了,再换个地方积累经验不是坏事,你想去就去。等那边完事,你再回这边来。对了,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病例,可以回来跟我讨论……”
虽然有些人慕名而来找周师傅看病,但是也不是天天有新的病人。七彩跟在师傅身边好几年,对这边大多数病例都熟悉了,所以她自己的意思也是想去乡下实践一下。
就这样,七彩跟师傅打了招呼后,很快回到了村里。
村长是看刘大夫伤了手脚,暂时没法看病,村里人老是到他那里反应情况,说没人看病不方便,他才着找上七彩。
别看七彩还年轻,村长寻思,她从小去市里跟师傅学医,学了好多年了,他听程茂林说过,说七彩早已在市里开始给人看病了;他还听说程家人看病都不着刘大夫了,有点小毛病都让七彩给看。这样的七彩,怎么也比那些去县医院培训几个月的人强,顶刘大夫几个月应该没啥问题。
村长听说七彩回来后,亲自找上门,笑眯眯地跟其次说:“咱们村里条件肯定不如市里,不过不会让你白干,给你的待遇跟刘大夫一样算工分,年底一起算账……”
七彩对待遇问题无所谓,她手里不缺钱,缺的是经验,“村长,都听你的。”
村长觉得七彩不只聪明,也挺好说话,心里高兴,脸上乐呵呵的,“行,你现在没事吧?要是没事,不如现在就去那边安排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