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总想弄死我_分卷阅读_24(3 / 4)
只是他心中一直记挂着帮助过他的温淑琳,特别是中秋相遇后,换了身衣衫的温淑琳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在从季兄口中得知家中长兄以去世多时,温淑琳其实是在守孝期间,他心中便起了些涟漪,想要与之相见的心日夜累积。忍不住想再次上门来拜访,只是他一人上门多有不适,便选了个日子,拉上几位书生一同前来。
温淑琳提前收到家中有人要来做客的消息,早早就准备起来,考虑到来客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书生,吃食上便颇为费心,南北两地的美味都各准备了些,好酒更是不能少。
有客上门,季林钟自然欢迎之至,如今的交际便是为了将来为官做的准备,自然要好生招待。
来客一共有七八位,三十以下的也就只有季林钟与苏永文两人,可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说法承载了多少心酸。(引用元代高明《琵琶记》)
这一聚,便从上午聊到了傍晚,再加上中午的席面,下午源源不断的茶水点心供应,一屋子人宾主尽欢。期间不断有人夸赞羡慕季林钟,虽未成婚,家中却有个贤惠持家的好嫂子,苏永文一听更是觉得与有荣焉,自己眼光不差。
到了傍晚,用过晚膳,天色渐晚,众人这才纷纷告辞,季林钟站在门口一一送别。
苏永文走在最后,眼见前面同窗都走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他二人,他这才踌躇上前,言语间多有些彷徨,“季兄,有一事还请季兄帮忙!”
季林钟深知这人的所有事迹,还道对方莫不是终于支撑不下去了想开口借钱,心里算计着现下正是卖个人情的好时候,十分客气道:“苏兄不妨直言,若是在下能帮的上的必然不会推辞。”
见他承应,苏永文高兴的直道:“必是能帮得上的!必是能帮得上的!”
随即从怀中摸出一物,递与季林钟,“那日遇上季夫人实属偶然,只来得及将原物归还,不曾准备谢礼,今日补上,还请季兄转交。”
今日来客众多,且都是些男子,温淑琳多少要避嫌,只早前招待向大家问了声好,中午、晚上用餐时便没在出现,苏永文找不到机会亲自将谢礼送出,因此只得麻烦季林钟来。
季林钟皮笑肉不笑的点头称好,等他一走,立马打开那盒子,见里面是支女子带的珠钗,样式颇为新意,可见是花了心思选的,脸色立马冷了下来,心中郁气聚集,便准备回头去寻温淑琳。
温淑琳此刻正在房中教阿旭写字,大手握着小手,一笔一画的在描红册上练习着,横批竖捺如何运笔收笔。
一连教了三遍,她又站到一边,只在旁边看着,不时轻声提醒指导。阿旭人小力弱,毛笔在手中拿久了有些吃力,笔画写的歪歪扭扭,远看倒像是鬼画符。
季林钟从外面进来,看到了阿旭写的字,心中的郁气散了不少,嘴角也是忍俊不禁,小娃儿偏还献宝似的凑上去,想让叔父夸夸他,只把温淑琳看的捂嘴轻笑。
“这描红册上的笔画可是嫂嫂所写?”见温淑琳点点头,季林钟又道:“女子之字太过纤细柔软,缺乏力道,不适合阿旭初学,待我空闲下来替阿旭在写一本。”
这倒是她没想到的,温淑琳点头应了声“好”,转头又询问起阿旭开蒙的事,眼瞅着都快四岁了,总不能一直让她来教,没得把小孩子给耽误了。
季林钟认真想了想,道:“京中有一私塾,我有同窗在其中教书,明日我先去问问具体情况。”
温淑琳颌首,又问起今日的聚会,“小叔,今日席面可还过得去?众位宾客可满意否?”
不问还好,一问季林钟脸都黑了,温淑琳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有好几人眼睛都看直了,特别是苏永文此人!
本来在桐林便是有名的美人儿,到了京城也不遑多让。那些书生年龄大的多少都已经成婚,家中妻子却不如温淑琳美貌,难免多看了几眼。未成婚更是毫无忌惮,放开了欣赏。
一想到此,季林钟就有种“春色满园关不住,家中红杏出墙来”的感觉,恨不得将那墙在砌高一丈,藏在袖子中的手也顿了顿,本来是想转交给温淑琳的礼物,此时他突然转了心意。
温淑琳见他久不作答,脸色也不太好,还以为是今日宴客搞砸了,心里多少有些内疚,暗恼自己当初在家时没有多学些持家待客之道,如今什么都不会简直是平添笑话。
正当她自责不已时,季林钟却安慰道:“嫂嫂不要多想,还是早些休息吧,晚上光线差,不宜看书写字,以后还是不要在晚间教阿旭了。”
温淑琳皱了皱眉,想要解释因为白天阿旭贪玩把功课给落下了,是以才晚上补上,只是来不及说出口,季林钟便离去了。
季林钟回到房中,拿出那珠钗,将它随手丢到书架上,心里一瞬间有些惊悚,他刚才好像是在吃苏永文的醋。
不,不可能!
他只是厌烦,明明嫂嫂还在孝期,这苏永文便起了心思,这至他余何地?至他大哥余何地?
嫂嫂若想改嫁,也应该是在守孝期过后,没的孝期就与人勾勾缠缠,他把礼物藏起来也是为了嫂嫂名声着想,免得嫂嫂被这些人勾动了心思。 ↑返回顶部↑
在从季兄口中得知家中长兄以去世多时,温淑琳其实是在守孝期间,他心中便起了些涟漪,想要与之相见的心日夜累积。忍不住想再次上门来拜访,只是他一人上门多有不适,便选了个日子,拉上几位书生一同前来。
温淑琳提前收到家中有人要来做客的消息,早早就准备起来,考虑到来客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书生,吃食上便颇为费心,南北两地的美味都各准备了些,好酒更是不能少。
有客上门,季林钟自然欢迎之至,如今的交际便是为了将来为官做的准备,自然要好生招待。
来客一共有七八位,三十以下的也就只有季林钟与苏永文两人,可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说法承载了多少心酸。(引用元代高明《琵琶记》)
这一聚,便从上午聊到了傍晚,再加上中午的席面,下午源源不断的茶水点心供应,一屋子人宾主尽欢。期间不断有人夸赞羡慕季林钟,虽未成婚,家中却有个贤惠持家的好嫂子,苏永文一听更是觉得与有荣焉,自己眼光不差。
到了傍晚,用过晚膳,天色渐晚,众人这才纷纷告辞,季林钟站在门口一一送别。
苏永文走在最后,眼见前面同窗都走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他二人,他这才踌躇上前,言语间多有些彷徨,“季兄,有一事还请季兄帮忙!”
季林钟深知这人的所有事迹,还道对方莫不是终于支撑不下去了想开口借钱,心里算计着现下正是卖个人情的好时候,十分客气道:“苏兄不妨直言,若是在下能帮的上的必然不会推辞。”
见他承应,苏永文高兴的直道:“必是能帮得上的!必是能帮得上的!”
随即从怀中摸出一物,递与季林钟,“那日遇上季夫人实属偶然,只来得及将原物归还,不曾准备谢礼,今日补上,还请季兄转交。”
今日来客众多,且都是些男子,温淑琳多少要避嫌,只早前招待向大家问了声好,中午、晚上用餐时便没在出现,苏永文找不到机会亲自将谢礼送出,因此只得麻烦季林钟来。
季林钟皮笑肉不笑的点头称好,等他一走,立马打开那盒子,见里面是支女子带的珠钗,样式颇为新意,可见是花了心思选的,脸色立马冷了下来,心中郁气聚集,便准备回头去寻温淑琳。
温淑琳此刻正在房中教阿旭写字,大手握着小手,一笔一画的在描红册上练习着,横批竖捺如何运笔收笔。
一连教了三遍,她又站到一边,只在旁边看着,不时轻声提醒指导。阿旭人小力弱,毛笔在手中拿久了有些吃力,笔画写的歪歪扭扭,远看倒像是鬼画符。
季林钟从外面进来,看到了阿旭写的字,心中的郁气散了不少,嘴角也是忍俊不禁,小娃儿偏还献宝似的凑上去,想让叔父夸夸他,只把温淑琳看的捂嘴轻笑。
“这描红册上的笔画可是嫂嫂所写?”见温淑琳点点头,季林钟又道:“女子之字太过纤细柔软,缺乏力道,不适合阿旭初学,待我空闲下来替阿旭在写一本。”
这倒是她没想到的,温淑琳点头应了声“好”,转头又询问起阿旭开蒙的事,眼瞅着都快四岁了,总不能一直让她来教,没得把小孩子给耽误了。
季林钟认真想了想,道:“京中有一私塾,我有同窗在其中教书,明日我先去问问具体情况。”
温淑琳颌首,又问起今日的聚会,“小叔,今日席面可还过得去?众位宾客可满意否?”
不问还好,一问季林钟脸都黑了,温淑琳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有好几人眼睛都看直了,特别是苏永文此人!
本来在桐林便是有名的美人儿,到了京城也不遑多让。那些书生年龄大的多少都已经成婚,家中妻子却不如温淑琳美貌,难免多看了几眼。未成婚更是毫无忌惮,放开了欣赏。
一想到此,季林钟就有种“春色满园关不住,家中红杏出墙来”的感觉,恨不得将那墙在砌高一丈,藏在袖子中的手也顿了顿,本来是想转交给温淑琳的礼物,此时他突然转了心意。
温淑琳见他久不作答,脸色也不太好,还以为是今日宴客搞砸了,心里多少有些内疚,暗恼自己当初在家时没有多学些持家待客之道,如今什么都不会简直是平添笑话。
正当她自责不已时,季林钟却安慰道:“嫂嫂不要多想,还是早些休息吧,晚上光线差,不宜看书写字,以后还是不要在晚间教阿旭了。”
温淑琳皱了皱眉,想要解释因为白天阿旭贪玩把功课给落下了,是以才晚上补上,只是来不及说出口,季林钟便离去了。
季林钟回到房中,拿出那珠钗,将它随手丢到书架上,心里一瞬间有些惊悚,他刚才好像是在吃苏永文的醋。
不,不可能!
他只是厌烦,明明嫂嫂还在孝期,这苏永文便起了心思,这至他余何地?至他大哥余何地?
嫂嫂若想改嫁,也应该是在守孝期过后,没的孝期就与人勾勾缠缠,他把礼物藏起来也是为了嫂嫂名声着想,免得嫂嫂被这些人勾动了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