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2 / 3)
总之,1916年的欧洲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而同一时间的中国则是大兴土木,热火朝天。连接张家口和库仑的张库铁路提前通车,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外蒙古的控制力。而从满洲里向西连接库仑的满库线也进展神速,预期到1916年年底也能建成通车。南方的铁路一样进度神速,京汉铁路顺利向南延伸到了长沙、岳阳,沪宁杭铁路和苏嘉杭铁路也顺利通车。港口码头方面,从北到南依次有旅顺、营口、葫芦岛、曹妃甸、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太仓、上海、宁波、温州、泉州、厦门、汕头、汕尾、广东等地无数个码头进行了扩建和新建,每天都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传播在海面上穿梭。
用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14年到1918年的五年时间,对欧洲人来说可能是黑暗的,但是对中国人来说是光明的黄金五年。
当然,凡事都是相对的。相比中国人的快活,和中国比邻的沙俄人就痛苦的多。说到底,沙俄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个工业基础根本就不牢靠的三流国家,只是因为人口优势,才勉强成为了所谓的欧洲大国。尤其是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物资越来越紧张,离开俄国核心地区距离遥远的西伯利亚似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过去人口迁移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所有来到西伯利亚的定居者都拥有一块特许的“视野内的土地”。在之前的20年里,西伯利亚的播种面积增长了一百多倍,而每年大约3/4的收成都在市场上出售。由于采用了比欧俄先进的技术,大量谷物被出口,畜牧业也随着奶油生产的成功而发展起来。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贸易的成长,西西伯利亚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定的态势。在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人口增长幅度从两倍到八倍不等。许多企业有外国投资支持,虽然冶金业在18世纪已形成,需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但西伯利亚并没有大型制造业。到1914年,金属工业仅仅是西伯利亚产业收入的8。西伯利亚产业的扩展主要在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尽管缓慢,西伯利亚的工人阶级也已出现,1900—1912年间数量突飞猛进,1913年城市工人阶级达25万人。这些工人中的9000人从事原材料的出口,保障着首都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制造业。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物价飞涨,人心不稳,沙俄政府开始大量的征募士兵入伍,加紧搜刮地方,希望获得财源来壮大自卫军队,结果搞得西伯利亚鸡飞狗跳,人民怨声载道。于是西伯利亚盗匪横行,甚至公开袭击当地沙俄驻军,抢!劫中俄贸易列车,也因此严重影响了中俄之间的贸易。
于是,中方向沙俄提出建议,由中国发往沙俄的列车由中方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随车押送。沙俄自然拒绝了这个要求。然后,中方做出了让步,只派少量警察部队,在距离中国较近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几个车站驻扎,协助当地俄国军警,保证列车的安全。如果这样的条件还不接受,那么中方只能公事公办,你来多少铁矿石,我给多少军火。威胁起到了效果,俄国人屈服了,但是只同意在海参威、伯力、和赤塔三地驻扎总人数不超过一千人的中国军警。
很快,陆军少将张宗昌就领着他的一千人马来到了伯力,接待他的是沙俄第一百二十三步兵师的上校柯察金。张宗昌对俄方指派一个上校来接待自己这个少将是有腹诽的。但是奈何自己肩负着特殊使命,于是压下不满,用俄语向柯察金问好。
柯察金很惊讶,用俄语问道:“您会说俄语?”
张宗昌哈哈大笑,便把自己以前的敬礼大致说了一遍。1899年,张宗昌应招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在这期间,当过装卸工,干过扳道工,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重义轻利,所以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也逐渐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并且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后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充任总工头。在金矿任总工头时,不仅学得一手颇为出色的淘金技术,而且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出众的射杀猛兽猎手,锻炼出了极准的枪法。
眼见柯察金不信,张宗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抛向天空,随即拔枪射击。在硬币落地之前击中硬币两次,柯察金这才相信了。他笑道:“张,你的枪法很好,这下那些盗匪的末日到了。”
364交换条件
有了这一千号人的中国军队帮忙,远东的沙俄军警在人力上顿时宽裕了不少。之后,张宗昌和他那班原本就是土匪马贼出身的兄弟们骑着俄国人的顿河马,喝着中国产的地瓜烧,跟着柯察金到处围剿所谓的“盗匪”。这些沙俄匪帮通常盘踞在深山之中,就地取材用木头建筑壁垒。张宗昌一到,先用迫击炮轰开壁垒,随即由柯察金的沙俄兵们高呼乌拉冲进去厮杀。有时候,张宗昌也会让自己的弟兄们参与厮杀。不过,通常这都是柯察金奉命对“通匪”的村子进行清洗的时候。沙俄人对自己的同胞下手的时候也重,烧杀阴掠什么都来。张宗昌的兄弟们也趁机骑了几回大洋马,成了回国后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话说1916年年底,徐天宝结束了休假,再次回到总统府办公。他拿着各国报纸和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边看边摇头。由于自己的介入,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已经和自己熟知的那段历史越来越遥远和陌生了。
不久前,英国、法国、美国、沙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以及其他几个协约国成员和中国签署了关于提升外交级别或是增设大使馆的条约。条约将原来的公使级外交关系提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啻是中国外交上的一大亮点。当然,这些都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以及打败日本、荷兰带来的好处。
有鉴于中国军力的不断强大,英国人和法国人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参加协约国阵营,正式对德国、奥匈、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宣战。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要求是中国派出军队直接到欧洲参战,交换条件则是战胜之后,德国、奥匈在中国的租借全部交换给中国。
徐天宝对此提议嗤之以鼻,他对朱尔典和康迪笑着说道:“德国和奥匈的在华资产我早就全部接收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德国人用一艘过时的军舰就诱骗土耳其人参战,我可没这么傻,你不可能用以及在我口袋里的东西来和我做交易。”
朱尔典和康迪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呢?”
徐天宝答道:“我要关税自主权。”
一个国家发展本国工商业,就不可避免的要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保护,保护的手段之一就是关税。可是在列强把持海关事务的事实面前,这斤小最起码的工业保护体系都无法建立起来。一方面是廉价的外国工业制成品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是同样廉价的工业原料的大量出口,而这一切。根本原因就在于关税的税率。在那个由洋员控制的海关里,进口洋货的税率是百分之十二点五,出口土货的税率是百分之七点五,相比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欧洲,这个税率很低,对于洋货很有利。对于国货很不利,中国工业落后,前满清朝廷的压榨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也是重要原因。要想发展中国的工业,就必须先建立起一条关税屏障。
事实上,早在辛亥年和袁世凯的时代,徐天宝就在自己控制的疆域里全面收回了关说权。等徐天宝统一中国之后,也在事实上收回了关税主权。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得到各国书面的认可和承认,在国际法律上站不住脚。
朱尔典和康迪想了想,都没有正面答复徐天宝,只是说道:“这事不是我们两个公使可以口头答复的。”
徐天宝到时很坦然,说道:“我到可以答复二位,中国可以对德国和奥匈宣战,甚至可以出兵欧洲参战。但是我只同意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兵,从东线进攻德国人。”
朱尔典问道:“为什么不是西线?”
徐天宝笑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俄国佬在东线几乎就从来没有打败过德国人。他们更加需要帮助。难道不是吗?”
朱尔典刚要表示不满,康迪拉了拉他的衣角,低声道:“中国人愿意出兵总是好的,如果能缓解东线的危局,俄国佬也能少向我们伸手要钱。”
作为穿越者,徐天宝当然知道什么时候加入一战最划算。眼下德国依然在战场上保持着进攻态势,但是失败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德国缺乏持久作战的力量,其一线骨干部队虽强,但训练周期长,后备人力征发快,消耗快。对德国这个人口并不是特别富余的国家来说,基本已经见底了;其次,德国人还面临物资缺乏的困境,尽管德国战前囤积了大批物资,经过两年半的消耗,已经所剩无几了。即便在前期缴获了一些,但远远不能满足缺口。协约国海军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依旧,日德兰海战都没能够解除这种封锁;最后一点就是同伴无能。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德国人的小伙伴无论是奥匈还是土耳其亦或者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都无法与英法俄相提并论。在东线,俄国人也学得狡猾了,只要德国向俄国发起猛攻,俄军必然向奥匈发起猛攻。虽然俄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但是欺负一下奥匈还是能搬到的。这样一来,德国人就不得不分兵帮助奥匈。徐天宝不傻,犯不着把部队放到西线的壕沟里去挨枪子闻毒气,柿子终究还是要挑软的捏。
很快,由中英法俄四国外交官和参谋部、国防大臣们研究出来的一揽子关于中国参战的文件和计划书就出炉了。这份被称为《伯力协议》的文件中规定:中国必须在不迟于1917年3月前,派出人数不少于十万的步兵参加东线战斗。随后,将派出总数不低于五十万的士兵参战。这些军队将通过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中国东北出发,到达莫斯科之后,立刻投入战斗。文件同意了中方在莫斯科设立指挥部和在彼得堡设立代办处的要求,还同意在铁路沿线的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驻扎专门的军事人员帮助疏导士兵。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俄国军警的监督下进行。作为交换条件,英法俄等国将在最迟不超过1918年的时候,将中国关税和盐税方面的主权全部交还给中国。
1916年12月24日,中国正式向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宣战。
365沙俄快不行了
听到中国对德宣战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是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地往自己的喉咙里灌伏特加。 ↑返回顶部↑
用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14年到1918年的五年时间,对欧洲人来说可能是黑暗的,但是对中国人来说是光明的黄金五年。
当然,凡事都是相对的。相比中国人的快活,和中国比邻的沙俄人就痛苦的多。说到底,沙俄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个工业基础根本就不牢靠的三流国家,只是因为人口优势,才勉强成为了所谓的欧洲大国。尤其是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物资越来越紧张,离开俄国核心地区距离遥远的西伯利亚似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过去人口迁移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所有来到西伯利亚的定居者都拥有一块特许的“视野内的土地”。在之前的20年里,西伯利亚的播种面积增长了一百多倍,而每年大约3/4的收成都在市场上出售。由于采用了比欧俄先进的技术,大量谷物被出口,畜牧业也随着奶油生产的成功而发展起来。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贸易的成长,西西伯利亚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定的态势。在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人口增长幅度从两倍到八倍不等。许多企业有外国投资支持,虽然冶金业在18世纪已形成,需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但西伯利亚并没有大型制造业。到1914年,金属工业仅仅是西伯利亚产业收入的8。西伯利亚产业的扩展主要在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尽管缓慢,西伯利亚的工人阶级也已出现,1900—1912年间数量突飞猛进,1913年城市工人阶级达25万人。这些工人中的9000人从事原材料的出口,保障着首都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制造业。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物价飞涨,人心不稳,沙俄政府开始大量的征募士兵入伍,加紧搜刮地方,希望获得财源来壮大自卫军队,结果搞得西伯利亚鸡飞狗跳,人民怨声载道。于是西伯利亚盗匪横行,甚至公开袭击当地沙俄驻军,抢!劫中俄贸易列车,也因此严重影响了中俄之间的贸易。
于是,中方向沙俄提出建议,由中国发往沙俄的列车由中方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随车押送。沙俄自然拒绝了这个要求。然后,中方做出了让步,只派少量警察部队,在距离中国较近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几个车站驻扎,协助当地俄国军警,保证列车的安全。如果这样的条件还不接受,那么中方只能公事公办,你来多少铁矿石,我给多少军火。威胁起到了效果,俄国人屈服了,但是只同意在海参威、伯力、和赤塔三地驻扎总人数不超过一千人的中国军警。
很快,陆军少将张宗昌就领着他的一千人马来到了伯力,接待他的是沙俄第一百二十三步兵师的上校柯察金。张宗昌对俄方指派一个上校来接待自己这个少将是有腹诽的。但是奈何自己肩负着特殊使命,于是压下不满,用俄语向柯察金问好。
柯察金很惊讶,用俄语问道:“您会说俄语?”
张宗昌哈哈大笑,便把自己以前的敬礼大致说了一遍。1899年,张宗昌应招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在这期间,当过装卸工,干过扳道工,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重义轻利,所以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也逐渐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并且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后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充任总工头。在金矿任总工头时,不仅学得一手颇为出色的淘金技术,而且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出众的射杀猛兽猎手,锻炼出了极准的枪法。
眼见柯察金不信,张宗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抛向天空,随即拔枪射击。在硬币落地之前击中硬币两次,柯察金这才相信了。他笑道:“张,你的枪法很好,这下那些盗匪的末日到了。”
364交换条件
有了这一千号人的中国军队帮忙,远东的沙俄军警在人力上顿时宽裕了不少。之后,张宗昌和他那班原本就是土匪马贼出身的兄弟们骑着俄国人的顿河马,喝着中国产的地瓜烧,跟着柯察金到处围剿所谓的“盗匪”。这些沙俄匪帮通常盘踞在深山之中,就地取材用木头建筑壁垒。张宗昌一到,先用迫击炮轰开壁垒,随即由柯察金的沙俄兵们高呼乌拉冲进去厮杀。有时候,张宗昌也会让自己的弟兄们参与厮杀。不过,通常这都是柯察金奉命对“通匪”的村子进行清洗的时候。沙俄人对自己的同胞下手的时候也重,烧杀阴掠什么都来。张宗昌的兄弟们也趁机骑了几回大洋马,成了回国后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话说1916年年底,徐天宝结束了休假,再次回到总统府办公。他拿着各国报纸和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边看边摇头。由于自己的介入,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已经和自己熟知的那段历史越来越遥远和陌生了。
不久前,英国、法国、美国、沙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以及其他几个协约国成员和中国签署了关于提升外交级别或是增设大使馆的条约。条约将原来的公使级外交关系提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啻是中国外交上的一大亮点。当然,这些都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以及打败日本、荷兰带来的好处。
有鉴于中国军力的不断强大,英国人和法国人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参加协约国阵营,正式对德国、奥匈、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宣战。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要求是中国派出军队直接到欧洲参战,交换条件则是战胜之后,德国、奥匈在中国的租借全部交换给中国。
徐天宝对此提议嗤之以鼻,他对朱尔典和康迪笑着说道:“德国和奥匈的在华资产我早就全部接收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德国人用一艘过时的军舰就诱骗土耳其人参战,我可没这么傻,你不可能用以及在我口袋里的东西来和我做交易。”
朱尔典和康迪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呢?”
徐天宝答道:“我要关税自主权。”
一个国家发展本国工商业,就不可避免的要对本国的工商业进行保护,保护的手段之一就是关税。可是在列强把持海关事务的事实面前,这斤小最起码的工业保护体系都无法建立起来。一方面是廉价的外国工业制成品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是同样廉价的工业原料的大量出口,而这一切。根本原因就在于关税的税率。在那个由洋员控制的海关里,进口洋货的税率是百分之十二点五,出口土货的税率是百分之七点五,相比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欧洲,这个税率很低,对于洋货很有利。对于国货很不利,中国工业落后,前满清朝廷的压榨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也是重要原因。要想发展中国的工业,就必须先建立起一条关税屏障。
事实上,早在辛亥年和袁世凯的时代,徐天宝就在自己控制的疆域里全面收回了关说权。等徐天宝统一中国之后,也在事实上收回了关税主权。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得到各国书面的认可和承认,在国际法律上站不住脚。
朱尔典和康迪想了想,都没有正面答复徐天宝,只是说道:“这事不是我们两个公使可以口头答复的。”
徐天宝到时很坦然,说道:“我到可以答复二位,中国可以对德国和奥匈宣战,甚至可以出兵欧洲参战。但是我只同意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兵,从东线进攻德国人。”
朱尔典问道:“为什么不是西线?”
徐天宝笑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俄国佬在东线几乎就从来没有打败过德国人。他们更加需要帮助。难道不是吗?”
朱尔典刚要表示不满,康迪拉了拉他的衣角,低声道:“中国人愿意出兵总是好的,如果能缓解东线的危局,俄国佬也能少向我们伸手要钱。”
作为穿越者,徐天宝当然知道什么时候加入一战最划算。眼下德国依然在战场上保持着进攻态势,但是失败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德国缺乏持久作战的力量,其一线骨干部队虽强,但训练周期长,后备人力征发快,消耗快。对德国这个人口并不是特别富余的国家来说,基本已经见底了;其次,德国人还面临物资缺乏的困境,尽管德国战前囤积了大批物资,经过两年半的消耗,已经所剩无几了。即便在前期缴获了一些,但远远不能满足缺口。协约国海军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依旧,日德兰海战都没能够解除这种封锁;最后一点就是同伴无能。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德国人的小伙伴无论是奥匈还是土耳其亦或者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都无法与英法俄相提并论。在东线,俄国人也学得狡猾了,只要德国向俄国发起猛攻,俄军必然向奥匈发起猛攻。虽然俄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但是欺负一下奥匈还是能搬到的。这样一来,德国人就不得不分兵帮助奥匈。徐天宝不傻,犯不着把部队放到西线的壕沟里去挨枪子闻毒气,柿子终究还是要挑软的捏。
很快,由中英法俄四国外交官和参谋部、国防大臣们研究出来的一揽子关于中国参战的文件和计划书就出炉了。这份被称为《伯力协议》的文件中规定:中国必须在不迟于1917年3月前,派出人数不少于十万的步兵参加东线战斗。随后,将派出总数不低于五十万的士兵参战。这些军队将通过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中国东北出发,到达莫斯科之后,立刻投入战斗。文件同意了中方在莫斯科设立指挥部和在彼得堡设立代办处的要求,还同意在铁路沿线的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驻扎专门的军事人员帮助疏导士兵。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俄国军警的监督下进行。作为交换条件,英法俄等国将在最迟不超过1918年的时候,将中国关税和盐税方面的主权全部交还给中国。
1916年12月24日,中国正式向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宣战。
365沙俄快不行了
听到中国对德宣战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是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地往自己的喉咙里灌伏特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