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2 / 3)
于此同时,莫斯科的工兵联合党武装得知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和拉斯普廷正躲在郊外的中国兵营里,于是向兵营发起了进攻。但是,中国军队与少部分依旧忠于沙皇的俄军拼接精良的装备,打退了工兵联合党武装。有鉴于这一次交火,中国外交部正式回绝了不久之前工兵联合党临时政府向中方提出的外交承认,依旧承认沙皇尼古拉二世为沙俄合法元首。这把落难的尼古拉二世感动了一把,他亲自为薛岳颁发了一枚奖章,要不是薛岳执意不接受,尼古拉二世还差点给薛岳绶爵位。
很快,克伦斯基也逃到了莫斯科的中国兵营里,这位资产阶级代言人再次见到沙皇之后,立刻成了尼古拉二世的首席大臣。不管是代表封建势力的尼古拉二世还是资产阶级的克伦斯基,眼下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这对君臣商量了下一步行动计划,不是收复彼得格勒或者莫斯科,而是把喀山的600吨国家储备黄金运到更为安全的远东地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到1915年,德军已逼近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为安全起见,沙皇下令将国家黄金储备转移到后方。很快,约600吨金条和金币被运到了喀山。有了这笔钱,沙皇就有资本招兵买马,镇压叛乱。
于是,沙皇领着自己的两位大臣克伦斯基和拉斯普廷在中国军队的帮助下攻入喀山,将约600吨金条和金币的黄金储备装上火车,运往远东的赤塔军区。一路上的几处重要车站都有滞留在当地的中国参战军和忠于沙皇的白!军把守,因此这批黄金很顺利的就穿越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来到远东。
消息传到徐天宝手里,他高兴地手舞足蹈,他随即对唐绍仪说道:“我们要准备最盛大的欢迎仪式,来迎接这位散财童子。”
德国人见到俄国内乱至极,以为东线的战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他们哪里知道,另一个更加可怕的对手即将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自1915年以来,美国缓慢的参战趋势已经明显,见之于华盛顿和柏林之间外交函件日益尖锐的措辞。在宣传领域中德国人的愚蠢和英国人的老练也对改变美国公众舆论起了作用。的确,宣传对于改变人们的思想——无论是公开地还是微妙地——都大有可为。英国在这场斗争中大获全胜,部分原因是他们有利的通讯阵地和共同语言。1915年德国人在比利时处决一名被指控帮助协约国士兵逃跑的英国女护士伊迪斯?卡韦尔的事件,促使群情愤激。英国人详尽无遗地讲述这个故事,做到了尽人皆知。另一方面,极少美国人知道法国人在战争期间曾将9名妇女当作间谍处死,其中包括富有魅力的玛塔?哈里和朴实无华的玛格里特?施米特;她们同卡韦尔护士都死于1915年。许多据认为是德国的暴~行,由于包括在布赖斯爵士所做据称是详尽无遗的报告之中显得煞有介事,活灵活现。“受难的加拿大人”,“被砍掉双手的婴儿”,奸污后被割掉乳!房的妇女,诸如此类的故事总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场合突然出现,尽管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对于半个世界来说,德国人已变成“匈奴人”和“德国鬼子”。
国人的愚蠢毁坏了他们自己的事业。他们在美国进行宣传的拙劣作法适得其反;德国驻华盛顿的海军武官卡尔?冯?博伊-埃德上校所从事的秘密活动导致了他被召回,并引起了极大不满。最尖端的愚蠢行为要算1917年2月所谓的齐麦曼备忘录。这份由德国外交大臣(1916-1917年在职)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外交函件被英国截获和破译,英国人立即通知了美国。齐麦曼建议如果美国参加对德战争,则墨西哥应对美开战,报偿是墨西哥收复“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失地”。
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无疑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因素。战争头几年,关于对德国实施水面封锁的问题曾在英美两国之间引起磨擦。美国不满英国在公海上干涉它的航运。但是,德国的潜艇战的实施却是以美国人的生命为代价,而且越来越残忍。1915年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从来没有被忘记。但此类事件接踵而至。为回答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不时限制它的潜艇,但事后又恢复英国人喜欢称之为schrecklichkeit(骇人听闻)的政策。柏林制定的1917年战略规定德国在西线进行防御,但是在英伦三岛和欧陆协约国周围特定海域对各国航运开展无限制潜艇战,此时已成破釜沉舟之势。无限制的潜艇战始于1917年2月1日,不久就有更多美国平民葬身公海。长期以来,海上自由就是美国人最基本的自由之一,德国的挑战直接导致了战争。
潘兴在肖蒙建立总部;美国军需品临时堆积场和补给基地遍布法国各地。到10月底,第1师各部开进南锡附近的法国战线上一个平静的地段,10月23日晨6点5分,美军在该地愤怒地打响了参战后的头几枪。11月初,3名美国士兵在一次堑壕袭击战中被德军打死;他们是成千上万死者中的第一批。2,500名美军医疗队参加了对康布雷战役中英军的支援。到1917年底,大约每月有5万人从四个加拿大港口、六个美国港口转到六个法国港口和许多英国港口。美国佬真的来了,而且来得很及时。
在美国国内,全国正在动员,包括人员、工厂和资源。美国还从来不曾试图干这么多、这样快:训练营在全国各地的农场和林区办起来了;工厂三班倒;造船厂欣欣向荣。曾几何时还是内向的这个国家,如今已是面向世界了。它第一次显示出的这种年轻的活力,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活力。
当然,同样显露出蓬勃向上的巨大活力的国家还有那个在东方默默地韬光养晦的古老帝国,只是美国太过抢眼,以至于没有多少西方人注意到这个古老国家的种种新迹象。
371进入海参崴
1917年夏,天气很热,老北京城里各条胡同里开始出现挑着全套担子卖雪花酪的小贩。“酸梅汤,玫瑰露,大碗的雪花酪咧……”这种叫喊声对胡同里的孩子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于是孩子就会磨着大人要上两个铜板,然后拿上大碗跑出来,向卖雪花酪的小贩买上一碗。孩子睁大眼睛,盯着小贩用冰镩子从大块的冰上镩下冰花,然后把冰花装到碗中,再从玻璃罐中舀出红色或黄色、绿色的糖水浇到冰花上,最后从小贩手中接过大碗跑回院子。这个过程孩子会尽量接近装冰的大木桶,一边看小贩操作,一边享受那凉凉的气息,这时虽然还没吃到雪花酪,但是仿佛已经感受到通体的清爽了。
淡黄色的细沙一样的冰被一勺一勺地装进碗里,装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开始熟练地往里面加各种佐料:炒熟的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小山楂块、豆沙、麦仁,浇上不同口味的果汁,然后,舀起一大勺细沙往杯上一扣,抹一个圆圆的“帽子”出来,配上吸管和小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雪花酪就可以入口了。用小勺轻轻地送一口到嘴里,清凉、甜香、细滑,满身的暑意顿时消失全无。
靠近东交民巷附近的街上,一辆挂着俄国国旗的小汽车在一个卖雪花酪小贩的摊子旁停下,车窗打开,里面伸出一只手,把几个硬币丢给小贩。小贩立刻送上两碗雪花酪,恭恭敬敬地在一边候着,等车里的人吃完了雪花酪收了碗才道着谢去洗碗。
车里坐着两个俄国人,一个是驻华公使库朋斯基,另一个则是一位中年人。和发福的库朋斯基不同,他身材匀称高大,面目英俊。“中国~~我以前来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说道
库朋斯基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几年来,中国的变化很大。”
对方用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从天津到北京,我看到了一种我在美国时也见到的活力和生机。”
库朋斯基说道:“我亲爱的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先生,现在不是你诗人天赋的时机,沙皇需要你。”
高尔察克淡淡道:“我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那就是俄罗斯~。”
库朋斯基不再和他说话,只是让司机开车。
高尔察克到是主动说道:“我听说沙皇有意邀请中国军队进入俄罗斯,帮助镇压叛乱。难道俄罗斯已经衰弱到这个地步了吗?”
库朋斯基答道:“叛乱分子渗透到了军队的各个角落,任然忠于沙皇陛下的军队里,各个将军们互相不服气,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之所以如此紧急的把你从美国找回来,也是正是沙皇陛下希望能重整俄罗斯帝国的军队。”
顿了顿之后,库朋斯基又说道:“当然,现在我们完全离不开中国人了。士兵们身上穿的衣服,手里拿的步枪,甚至是枪里发射的子弹都是中国生产的。离开中国的物资援助,我们恐怕早被那些激进的联合党抓起来枪毙了。”
高尔察克说道:“那么我们只需要进口他们的物资就可以,为什么要让这些中国人踏入俄罗斯的土地呢?”高尔察克无比遗憾地摇头,“鞑靼人~黄!祸!”
就在高尔察克感慨的时候,4000名中国陆军和三艘中国军舰,在五色国旗的引领下,开进了海参崴、开进了西伯利亚,开进了这片曾经飘扬着黄龙大旗的林海雪原。
当这支先头部队越过边境,开进海参崴的时候,只见街道上到处是俄文书写的标语纸片,大风将那满地的纸片吹了起来。然后又飘落。街道两边到处是残垣断壁,随便走几步路就能踩到一脚的子弹壳。沙包垒起来的街垒边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神情麻木呆滞的伤兵。那些填满泥土和沙子的麻袋上还能看到暗红的血迹。街上行人稀少,偶见几个人也是低着头一路小跑,见到拿枪的人好比是见了鬼。
终于,这支部队的团长宋寰章带着警卫排来到海参崴华商会的会馆前,大声叫门道:“开门,我们是中国国防军。”
敲了大半天,才有人从楼上窗户探出头来,一见五色旗和五星旗,那人便带着哭腔对楼内大叫:“老少爷们,大总统派兵救我们来了~”说罢,他又对宋寰章喊道:“这位军爷,大门从里面堵死了,您稍候,我这就安排人开门去。” ↑返回顶部↑
很快,克伦斯基也逃到了莫斯科的中国兵营里,这位资产阶级代言人再次见到沙皇之后,立刻成了尼古拉二世的首席大臣。不管是代表封建势力的尼古拉二世还是资产阶级的克伦斯基,眼下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这对君臣商量了下一步行动计划,不是收复彼得格勒或者莫斯科,而是把喀山的600吨国家储备黄金运到更为安全的远东地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到1915年,德军已逼近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为安全起见,沙皇下令将国家黄金储备转移到后方。很快,约600吨金条和金币被运到了喀山。有了这笔钱,沙皇就有资本招兵买马,镇压叛乱。
于是,沙皇领着自己的两位大臣克伦斯基和拉斯普廷在中国军队的帮助下攻入喀山,将约600吨金条和金币的黄金储备装上火车,运往远东的赤塔军区。一路上的几处重要车站都有滞留在当地的中国参战军和忠于沙皇的白!军把守,因此这批黄金很顺利的就穿越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来到远东。
消息传到徐天宝手里,他高兴地手舞足蹈,他随即对唐绍仪说道:“我们要准备最盛大的欢迎仪式,来迎接这位散财童子。”
德国人见到俄国内乱至极,以为东线的战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他们哪里知道,另一个更加可怕的对手即将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自1915年以来,美国缓慢的参战趋势已经明显,见之于华盛顿和柏林之间外交函件日益尖锐的措辞。在宣传领域中德国人的愚蠢和英国人的老练也对改变美国公众舆论起了作用。的确,宣传对于改变人们的思想——无论是公开地还是微妙地——都大有可为。英国在这场斗争中大获全胜,部分原因是他们有利的通讯阵地和共同语言。1915年德国人在比利时处决一名被指控帮助协约国士兵逃跑的英国女护士伊迪斯?卡韦尔的事件,促使群情愤激。英国人详尽无遗地讲述这个故事,做到了尽人皆知。另一方面,极少美国人知道法国人在战争期间曾将9名妇女当作间谍处死,其中包括富有魅力的玛塔?哈里和朴实无华的玛格里特?施米特;她们同卡韦尔护士都死于1915年。许多据认为是德国的暴~行,由于包括在布赖斯爵士所做据称是详尽无遗的报告之中显得煞有介事,活灵活现。“受难的加拿大人”,“被砍掉双手的婴儿”,奸污后被割掉乳!房的妇女,诸如此类的故事总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场合突然出现,尽管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对于半个世界来说,德国人已变成“匈奴人”和“德国鬼子”。
国人的愚蠢毁坏了他们自己的事业。他们在美国进行宣传的拙劣作法适得其反;德国驻华盛顿的海军武官卡尔?冯?博伊-埃德上校所从事的秘密活动导致了他被召回,并引起了极大不满。最尖端的愚蠢行为要算1917年2月所谓的齐麦曼备忘录。这份由德国外交大臣(1916-1917年在职)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外交函件被英国截获和破译,英国人立即通知了美国。齐麦曼建议如果美国参加对德战争,则墨西哥应对美开战,报偿是墨西哥收复“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失地”。
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无疑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因素。战争头几年,关于对德国实施水面封锁的问题曾在英美两国之间引起磨擦。美国不满英国在公海上干涉它的航运。但是,德国的潜艇战的实施却是以美国人的生命为代价,而且越来越残忍。1915年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从来没有被忘记。但此类事件接踵而至。为回答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不时限制它的潜艇,但事后又恢复英国人喜欢称之为schrecklichkeit(骇人听闻)的政策。柏林制定的1917年战略规定德国在西线进行防御,但是在英伦三岛和欧陆协约国周围特定海域对各国航运开展无限制潜艇战,此时已成破釜沉舟之势。无限制的潜艇战始于1917年2月1日,不久就有更多美国平民葬身公海。长期以来,海上自由就是美国人最基本的自由之一,德国的挑战直接导致了战争。
潘兴在肖蒙建立总部;美国军需品临时堆积场和补给基地遍布法国各地。到10月底,第1师各部开进南锡附近的法国战线上一个平静的地段,10月23日晨6点5分,美军在该地愤怒地打响了参战后的头几枪。11月初,3名美国士兵在一次堑壕袭击战中被德军打死;他们是成千上万死者中的第一批。2,500名美军医疗队参加了对康布雷战役中英军的支援。到1917年底,大约每月有5万人从四个加拿大港口、六个美国港口转到六个法国港口和许多英国港口。美国佬真的来了,而且来得很及时。
在美国国内,全国正在动员,包括人员、工厂和资源。美国还从来不曾试图干这么多、这样快:训练营在全国各地的农场和林区办起来了;工厂三班倒;造船厂欣欣向荣。曾几何时还是内向的这个国家,如今已是面向世界了。它第一次显示出的这种年轻的活力,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活力。
当然,同样显露出蓬勃向上的巨大活力的国家还有那个在东方默默地韬光养晦的古老帝国,只是美国太过抢眼,以至于没有多少西方人注意到这个古老国家的种种新迹象。
371进入海参崴
1917年夏,天气很热,老北京城里各条胡同里开始出现挑着全套担子卖雪花酪的小贩。“酸梅汤,玫瑰露,大碗的雪花酪咧……”这种叫喊声对胡同里的孩子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于是孩子就会磨着大人要上两个铜板,然后拿上大碗跑出来,向卖雪花酪的小贩买上一碗。孩子睁大眼睛,盯着小贩用冰镩子从大块的冰上镩下冰花,然后把冰花装到碗中,再从玻璃罐中舀出红色或黄色、绿色的糖水浇到冰花上,最后从小贩手中接过大碗跑回院子。这个过程孩子会尽量接近装冰的大木桶,一边看小贩操作,一边享受那凉凉的气息,这时虽然还没吃到雪花酪,但是仿佛已经感受到通体的清爽了。
淡黄色的细沙一样的冰被一勺一勺地装进碗里,装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开始熟练地往里面加各种佐料:炒熟的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小山楂块、豆沙、麦仁,浇上不同口味的果汁,然后,舀起一大勺细沙往杯上一扣,抹一个圆圆的“帽子”出来,配上吸管和小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雪花酪就可以入口了。用小勺轻轻地送一口到嘴里,清凉、甜香、细滑,满身的暑意顿时消失全无。
靠近东交民巷附近的街上,一辆挂着俄国国旗的小汽车在一个卖雪花酪小贩的摊子旁停下,车窗打开,里面伸出一只手,把几个硬币丢给小贩。小贩立刻送上两碗雪花酪,恭恭敬敬地在一边候着,等车里的人吃完了雪花酪收了碗才道着谢去洗碗。
车里坐着两个俄国人,一个是驻华公使库朋斯基,另一个则是一位中年人。和发福的库朋斯基不同,他身材匀称高大,面目英俊。“中国~~我以前来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说道
库朋斯基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几年来,中国的变化很大。”
对方用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从天津到北京,我看到了一种我在美国时也见到的活力和生机。”
库朋斯基说道:“我亲爱的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先生,现在不是你诗人天赋的时机,沙皇需要你。”
高尔察克淡淡道:“我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那就是俄罗斯~。”
库朋斯基不再和他说话,只是让司机开车。
高尔察克到是主动说道:“我听说沙皇有意邀请中国军队进入俄罗斯,帮助镇压叛乱。难道俄罗斯已经衰弱到这个地步了吗?”
库朋斯基答道:“叛乱分子渗透到了军队的各个角落,任然忠于沙皇陛下的军队里,各个将军们互相不服气,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之所以如此紧急的把你从美国找回来,也是正是沙皇陛下希望能重整俄罗斯帝国的军队。”
顿了顿之后,库朋斯基又说道:“当然,现在我们完全离不开中国人了。士兵们身上穿的衣服,手里拿的步枪,甚至是枪里发射的子弹都是中国生产的。离开中国的物资援助,我们恐怕早被那些激进的联合党抓起来枪毙了。”
高尔察克说道:“那么我们只需要进口他们的物资就可以,为什么要让这些中国人踏入俄罗斯的土地呢?”高尔察克无比遗憾地摇头,“鞑靼人~黄!祸!”
就在高尔察克感慨的时候,4000名中国陆军和三艘中国军舰,在五色国旗的引领下,开进了海参崴、开进了西伯利亚,开进了这片曾经飘扬着黄龙大旗的林海雪原。
当这支先头部队越过边境,开进海参崴的时候,只见街道上到处是俄文书写的标语纸片,大风将那满地的纸片吹了起来。然后又飘落。街道两边到处是残垣断壁,随便走几步路就能踩到一脚的子弹壳。沙包垒起来的街垒边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神情麻木呆滞的伤兵。那些填满泥土和沙子的麻袋上还能看到暗红的血迹。街上行人稀少,偶见几个人也是低着头一路小跑,见到拿枪的人好比是见了鬼。
终于,这支部队的团长宋寰章带着警卫排来到海参崴华商会的会馆前,大声叫门道:“开门,我们是中国国防军。”
敲了大半天,才有人从楼上窗户探出头来,一见五色旗和五星旗,那人便带着哭腔对楼内大叫:“老少爷们,大总统派兵救我们来了~”说罢,他又对宋寰章喊道:“这位军爷,大门从里面堵死了,您稍候,我这就安排人开门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