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3 / 3)
伏龙芝撤到秋明的时候,麾下还有五万多名红俄军,又在秋明得到了三万多名武装工人和市民的补充。红俄又从东欧运来了物资和人员补给,使得在秋明——库尔干防线的红俄军数量超过十万人。除此之外,红俄地方政权还同时征招了乌拉尔附近所有年满了16岁到56岁男人参军,任何拒绝参军的都会被当成反革命分子被处决,而且从欧俄调来的武器弹药也源源不断的通过铁路运来。
秋明车站上,一列火车停了下来,随着指挥官的命令,被铁丝拴死的车厢门上的铁丝被士兵用钳子钳断。车厢内那些穿着灰色军装、头戴着布琼尼式军帽的士兵们或是一脸惊恐,或是一脸茫然,没有一个人主动下车的。
“快下车~到对面领取武器!”站在车厢旁的红俄少尉一手手拿着手枪,一手伸手从火车上把惊恐不已的士兵们拉下了车,同时大声的吼叫着。
那些士兵们像是被赶嚷着地牲口一样被赶到了另一辆火车的车厢前,车厢内装满了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莫辛纳甘步枪。
“每人领一杆步枪,二十发子弹,拿好你们的武器,到报到处排队,快~~再快一点~”车厢边另一个少尉拿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大喇叭叫喊道。
在报到处,一个别着政委袖标的军官站在一张桌子上,一手拿着一张纸,一手拿着一个铁皮大喇叭,扯着嗓子喊道:“弗拉基米尔同志的命令:英勇的红俄士兵绝不会后退半步,俄罗斯人民要争取民主和自由,绝不能沦为入侵者和卖国贼、反革命阿列克谢的奴隶,所以~我们要战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拿着白铁皮卷制的喇叭的政治委员大声地喊叫着,为这些从莫斯科、喀山等地征调来的士兵们做着动员。“一步也不能后退,为了俄罗斯,为了红俄~未来是生存的或是毁灭,全部的希望都寄于你们能否抵挡住敌人的进攻。任何企图后退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红俄、对革命、对俄罗斯的背叛。所有企图逃跑的指挥官和士兵都将依照战时法律处决。”
最后,政委有高举右臂,高声呼喊道:“胜利必将属于红俄,乌兰~~万岁~!”
390联合日本
在莫斯科,伟大的革命领袖弗拉基米尔同志深邃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地图。地图上,红色标记的是红俄控制的土地,白色标记的是沙俄控制的土地,黑色表示的是中国控制的土地。红色箭头表示的是红俄军队,白色箭头表示的是沙俄军队,而黑色箭头表示的中国军队。此时此刻,中国军队的进攻态势仿佛正在向俄罗斯广袤的国土伸出两只铁钳,将它切割开。
“必须要扼制中国人的扩张脚步!”弗拉基米尔狠狠地在地图上锤了一拳头。可是,孤立无援的红俄政权应该怎么做?弗拉基米尔感到一阵迷茫和不安,他伟大、睿智的头脑现在开始变得昏沉混沌。他讨厌这种无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和他的领袖气质是格格不入的。
弗拉基米尔开始回味两天前那个自己熟识的日本人——明石元二郎。弗拉基米尔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1905年日内瓦的那间不大的房间,听着明石元二郎和自己慷慨激昂。“你身为鞑靼人(弗拉基米尔的母亲是蒙古人),推翻号称世界民族大监狱的罗曼诺夫王朝才是最大的爱国。”
时过近迁,15年后,一个比罗曼诺夫王朝更加强大残忍的敌人出现了。“中国正在吞噬西伯利亚和突厥斯坦。”弗拉基米尔喃喃道。忽然,他“伟大、睿智”的脑袋里灵光一闪,自言自语道。既然和日本人合作过一次,那么再来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伟大的合作?”弗拉基米尔自言自语。“如果能够打败中国,俄国可以得到蒙古、新疆、北满。日本可以得到南满洲和朝鲜。中国剩下的土地,甚至可以由俄日两国进行分割。
弗拉基米尔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声,似乎为自己想到了这样绝妙地计划感到兴奋,弗拉基米尔按响了办公桌上的电铃,一位勤务员出现在了门口。“立刻去请托洛茨基同志,捷尔任斯基同志到这里来召开紧急会议。”弗拉基米尔命令道。
结果托洛斯基和捷尔任斯基没到,一个勤务兵倒是吃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弗拉基米尔通知,刚刚接到电报,华沙那里传来了很糟糕的消息。”
“华沙怎么了?”弗拉基米尔赶紧抓过电报来看
波兰和俄国是一对有世仇的老冤家,在历史上,两国一直存在矛盾。俄国未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后,波兰乘机独立。当红俄进行国内战争之际,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希望乘此大好时机重建大波兰-即包括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组成的联邦,实现他的大波兰的梦想。1919年,毕苏斯基在协约国的怂恿和支持下,率领波军对红俄发动了突然进攻。虽然红俄军成立了西方面军与之对抗,但由于国内战线形式危机,白俄武装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东西对进,能用于抵御波兰人的力量极为有限,致使波军在入侵初期长驱直入,获得极大的成功。波军占领了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毕苏斯基率5万军队一路奋战通过加利西亚,波军抵达兹布鲁奇河,随后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陷落。1920年5月,乌克兰首府基辅陷落。但由于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1000千米,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而此时的红俄也打败了高尔察克,得以腾出手来回击波兰侵略军,当年五月,红俄军完成战略反攻准备,战争不可避免。
此时,苏俄政府本可以利用有利形势获得对己方较有利边界线且与波兰缔结和约。然而,准备利用红军高昂士气和当时优势帮助波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意见占了上风。对于这场战争,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不过当时占上风的人认为如果不向其他国家输出马克思主义,革命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中欧其他地方的革命活动显示输出革命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经过1个月的作战,红军西方面军向华沙方向推进了500公里,几乎到达华沙门口,隔维斯瓦河与波军对峙,然而未能歼灭波军1、4集团军主力,此时,政治形势需要西南方面军向西南进军,以影响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革命,总司令加米涅夫征求西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鉴于力量对比对西方面军有利。图哈切夫斯基不但同意两个方面军分离作战,而且担保他的部队能打下并全歼波军。为此他没有集中所属的4个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是集中兵力于右翼,用第4、15集团军向西向南进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据点并渡过该河。他的主要目的是攻击波兰守军侧翼与后方,切断波军通过但泽走廊撤退的道路,进而完成他进攻德国的革命抱负。但这样作也把自己的右翼亮了出来,他丝毫没有想到溃败的波军有反攻的可能性,连前线都没有去视察,在后方300公里的明斯克遥控指挥。
他也没有看到前线部队的困境,整个西方面军的后勤保障只能依靠3万余辆征集来的小推车运输。所以当军队快速追歼波军时,缓缓而行的后勤淄重队于作战部队脱节。结果前线部队因各种补给品的短缺而士气下降,抢!劫,强奸事件层出不穷,又导致了波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弗拉基米尔想拯救被波兰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工农,结果波兰工农兵和地主贵族却团结起来,一致抗击俄国人,这场“世界革命”也就成了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宗教战争。
此时,波军在法国顾问帮助下,新建了第5集团军(约3万人),在先前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4集团军实力也有所恢复。8月13日,红军的第3、16集团军企图一举突破波军华沙防线但未成功。8月14-16日波军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之间的不协调行动,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8月16日,波军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随后波军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红俄军华沙战役的惨败。此次战役,红俄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以及火炮230门、机枪1000余挺。
战争的失败在红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专门做了声明,阐述他对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解释他的责任。而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觉得战争失败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失败主要还是主观原因;与会的大多数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观点。
弗拉基米尔长叹一声,抬手在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上画了一个圈,“日本,我们必须立刻和日本联合起来。”
391联合日本2
呜 ↑返回顶部↑
秋明车站上,一列火车停了下来,随着指挥官的命令,被铁丝拴死的车厢门上的铁丝被士兵用钳子钳断。车厢内那些穿着灰色军装、头戴着布琼尼式军帽的士兵们或是一脸惊恐,或是一脸茫然,没有一个人主动下车的。
“快下车~到对面领取武器!”站在车厢旁的红俄少尉一手手拿着手枪,一手伸手从火车上把惊恐不已的士兵们拉下了车,同时大声的吼叫着。
那些士兵们像是被赶嚷着地牲口一样被赶到了另一辆火车的车厢前,车厢内装满了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莫辛纳甘步枪。
“每人领一杆步枪,二十发子弹,拿好你们的武器,到报到处排队,快~~再快一点~”车厢边另一个少尉拿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大喇叭叫喊道。
在报到处,一个别着政委袖标的军官站在一张桌子上,一手拿着一张纸,一手拿着一个铁皮大喇叭,扯着嗓子喊道:“弗拉基米尔同志的命令:英勇的红俄士兵绝不会后退半步,俄罗斯人民要争取民主和自由,绝不能沦为入侵者和卖国贼、反革命阿列克谢的奴隶,所以~我们要战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拿着白铁皮卷制的喇叭的政治委员大声地喊叫着,为这些从莫斯科、喀山等地征调来的士兵们做着动员。“一步也不能后退,为了俄罗斯,为了红俄~未来是生存的或是毁灭,全部的希望都寄于你们能否抵挡住敌人的进攻。任何企图后退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红俄、对革命、对俄罗斯的背叛。所有企图逃跑的指挥官和士兵都将依照战时法律处决。”
最后,政委有高举右臂,高声呼喊道:“胜利必将属于红俄,乌兰~~万岁~!”
390联合日本
在莫斯科,伟大的革命领袖弗拉基米尔同志深邃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地图。地图上,红色标记的是红俄控制的土地,白色标记的是沙俄控制的土地,黑色表示的是中国控制的土地。红色箭头表示的是红俄军队,白色箭头表示的是沙俄军队,而黑色箭头表示的中国军队。此时此刻,中国军队的进攻态势仿佛正在向俄罗斯广袤的国土伸出两只铁钳,将它切割开。
“必须要扼制中国人的扩张脚步!”弗拉基米尔狠狠地在地图上锤了一拳头。可是,孤立无援的红俄政权应该怎么做?弗拉基米尔感到一阵迷茫和不安,他伟大、睿智的头脑现在开始变得昏沉混沌。他讨厌这种无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和他的领袖气质是格格不入的。
弗拉基米尔开始回味两天前那个自己熟识的日本人——明石元二郎。弗拉基米尔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1905年日内瓦的那间不大的房间,听着明石元二郎和自己慷慨激昂。“你身为鞑靼人(弗拉基米尔的母亲是蒙古人),推翻号称世界民族大监狱的罗曼诺夫王朝才是最大的爱国。”
时过近迁,15年后,一个比罗曼诺夫王朝更加强大残忍的敌人出现了。“中国正在吞噬西伯利亚和突厥斯坦。”弗拉基米尔喃喃道。忽然,他“伟大、睿智”的脑袋里灵光一闪,自言自语道。既然和日本人合作过一次,那么再来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伟大的合作?”弗拉基米尔自言自语。“如果能够打败中国,俄国可以得到蒙古、新疆、北满。日本可以得到南满洲和朝鲜。中国剩下的土地,甚至可以由俄日两国进行分割。
弗拉基米尔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声,似乎为自己想到了这样绝妙地计划感到兴奋,弗拉基米尔按响了办公桌上的电铃,一位勤务员出现在了门口。“立刻去请托洛茨基同志,捷尔任斯基同志到这里来召开紧急会议。”弗拉基米尔命令道。
结果托洛斯基和捷尔任斯基没到,一个勤务兵倒是吃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弗拉基米尔通知,刚刚接到电报,华沙那里传来了很糟糕的消息。”
“华沙怎么了?”弗拉基米尔赶紧抓过电报来看
波兰和俄国是一对有世仇的老冤家,在历史上,两国一直存在矛盾。俄国未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后,波兰乘机独立。当红俄进行国内战争之际,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希望乘此大好时机重建大波兰-即包括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组成的联邦,实现他的大波兰的梦想。1919年,毕苏斯基在协约国的怂恿和支持下,率领波军对红俄发动了突然进攻。虽然红俄军成立了西方面军与之对抗,但由于国内战线形式危机,白俄武装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东西对进,能用于抵御波兰人的力量极为有限,致使波军在入侵初期长驱直入,获得极大的成功。波军占领了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毕苏斯基率5万军队一路奋战通过加利西亚,波军抵达兹布鲁奇河,随后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陷落。1920年5月,乌克兰首府基辅陷落。但由于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1000千米,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而此时的红俄也打败了高尔察克,得以腾出手来回击波兰侵略军,当年五月,红俄军完成战略反攻准备,战争不可避免。
此时,苏俄政府本可以利用有利形势获得对己方较有利边界线且与波兰缔结和约。然而,准备利用红军高昂士气和当时优势帮助波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意见占了上风。对于这场战争,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不过当时占上风的人认为如果不向其他国家输出马克思主义,革命是难以生存下去的,中欧其他地方的革命活动显示输出革命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经过1个月的作战,红军西方面军向华沙方向推进了500公里,几乎到达华沙门口,隔维斯瓦河与波军对峙,然而未能歼灭波军1、4集团军主力,此时,政治形势需要西南方面军向西南进军,以影响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革命,总司令加米涅夫征求西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鉴于力量对比对西方面军有利。图哈切夫斯基不但同意两个方面军分离作战,而且担保他的部队能打下并全歼波军。为此他没有集中所属的4个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是集中兵力于右翼,用第4、15集团军向西向南进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据点并渡过该河。他的主要目的是攻击波兰守军侧翼与后方,切断波军通过但泽走廊撤退的道路,进而完成他进攻德国的革命抱负。但这样作也把自己的右翼亮了出来,他丝毫没有想到溃败的波军有反攻的可能性,连前线都没有去视察,在后方300公里的明斯克遥控指挥。
他也没有看到前线部队的困境,整个西方面军的后勤保障只能依靠3万余辆征集来的小推车运输。所以当军队快速追歼波军时,缓缓而行的后勤淄重队于作战部队脱节。结果前线部队因各种补给品的短缺而士气下降,抢!劫,强奸事件层出不穷,又导致了波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弗拉基米尔想拯救被波兰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工农,结果波兰工农兵和地主贵族却团结起来,一致抗击俄国人,这场“世界革命”也就成了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宗教战争。
此时,波军在法国顾问帮助下,新建了第5集团军(约3万人),在先前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4集团军实力也有所恢复。8月13日,红军的第3、16集团军企图一举突破波军华沙防线但未成功。8月14-16日波军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之间的不协调行动,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8月16日,波军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随后波军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红俄军华沙战役的惨败。此次战役,红俄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以及火炮230门、机枪1000余挺。
战争的失败在红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专门做了声明,阐述他对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解释他的责任。而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觉得战争失败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失败主要还是主观原因;与会的大多数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观点。
弗拉基米尔长叹一声,抬手在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上画了一个圈,“日本,我们必须立刻和日本联合起来。”
391联合日本2
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