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绑定贤臣系统后 第86节(2 / 4)
卓枝张皇无措,仿佛听不懂似的,只愣愣看着他。
她看上去那般无措可怜,卓泉却突然失去伤害她的兴致,他恨声说:“今天,这会子燕同说不得还没离开储宫,看你能不能赶上前去报信?不要再来找我,不然你那些乱,”他看着卓枝眼睛逼得通红,似乎要滴出泪,卓泉话音一停,“否则你那些腌臜事,我就昭告天下!”
他沉声一字一顿:“不要再来。”
第109章 这种被熟人撞破身份的……
此时已是金乌斜挂, 一阵风吹过,乌云再度重重叠叠压上城头,遮天掩日, 空气更是闷热无比,使人透不过气来。行人穿着单薄的夏衣,步履匆匆,仍是时不时抬手擦汗。
好半晌卓枝才眨了眨眼睛,她回首望, 身后肃王府的铜钉大门早已闭合。方才卓泉下了逐客令, 当即起身头也不回大步走出花厅。她独身一人也强留不得, 只随着引路内侍一路出了肃王府。卓泉说了太多话,她脑中混乱, 嘲讽的话时不时溜进她思绪,占据着最中央的位置,很难不受这些内容的影响。
卓枝微微摇头, 认真回忆方才的话。
今年秋, 他到灵州之日就是身死之时。
系统支线剧情提示过, 她断断续续的想着, 元令五年秋东宫遇刺不治, 那应该对应的就是这件事了。阿兄还说,东宫借扶灵之事远赴灵州,她心中忽然冒出不幸预感, 今晨坊市不开该不会是因......她翻身上马,快马加鞭赶往丽正门。
说不定东宫尚在储宫, 并未出城,她心中暗暗祈祷。可是她忘了,如今她已经不是东宫伴读, 若再想进入储宫几乎是不可能的,丽正门前禁卫亦是按章办事,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可能公开询问东宫去向。
卓枝百般焦灼,她在丽正门前停留不过片刻,便有禁卫上前呵斥:“禁内重地,闲人速速远离!”那人上前一步,长臂一横,长戟忽的落下,直指卓枝颈项,他皮笑肉不笑,讽道:“小侯爷,咱这刀剑无眼,您身份尊贵,”他话音一转,厉声道:“可是如今已不属詹事府,还不速速退下。”
卓枝只得缓缓后退,若不然去拜访黄府见一见黄维德也是好的。她折身退回坊内,正欲上马回转,却被人叫住。
女声清脆熟稔,她唤道:“卓郎君,且慢,且慢!”
卓枝勒马回首,原来叫住她的人正是碧茹,原先在清思殿侍奉茶水的侍女。今朝正轮到碧茹休沐,她方方迈出小西门,向着醇景坊行去,正好听见禁卫讥声笑骂,她也不愿留神,耳边却还是听见了熟悉的人,小侯爷。
小侯爷,说的该是卓郎君罢。
那禁卫讥笑:“......被逐出詹事府,还当自己是尊贵之人了,怕不是今朝爷娘依靠不住,又来求见殿下了罢。”
闻言,碧茹回首用力的盯了他一眼,踮起脚四顾周边,见到那袭熟悉的身影,小步跑着追了上去。竟招来宫中婢女轻视,禁卫面上腾起怒火,不阴不阳的说了句:“真是好皮相,如今是丧家之犬,还招惹女郎青眼,原以为宫中侍女品行高洁,如今看来也下......”
另一个打断了他,说:“抱怨两句就行了,别让人听见了。”
这些闲话碧茹没有听见,她一心只顾着追卓枝,可是卓郎君到底是上过战场的男子,她一路小跑,竟差点没追上,迫不得已,她出声唤道:“您且等等!妾是碧茹!”卓枝站定,碧茹终于行至进前,她上气不接下气歇了歇,说:“郎君可有什么要紧事?是求见殿下吗?”
卓枝迟疑的点头。
碧茹环视四周,附耳上前:“今晨殿下为张辅国扶灵送还故里,算算时间,这会已经出了京畿之地了罢。”
天际积雨云更是沉重,眼瞧着就要撑不住雨滴,只等待最后一根稻草压上,瞬间就会倾泻而下。鸣钲之声响起,一声又一声,像是紧促的鼓点促人前行。卓枝骑着马一路不停向潼关狂奔,还来得及,一定还来得。东宫一行车马劳顿,行官道,路途不便;她独自一人,轻骑快马抄近路,算算路程差不多应该汇合于潼关。
倘若她不能将刺杀之事告知他,那么等到三月后,甫一抵达灵州,他就会遇刺,届时再说什么都晚了。
再快一点。
她握紧缰绳,无声的催促,骊马也好似明白她的心意,一路上奋力疾驰,她沿着车辙马蹄印一路追逐。乌云终于承托不住欲坠的水珠,一场瓢泼大雨终于落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像石子似的砸向她,雨点越来越密集,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暴雨如注,她眯着眼睛终于瞧见潼关城墙一檐半角,暴雨行路艰难,说不得东宫他们一行暂时停在潼关避雨......卓枝握紧缰绳拨转马头,快马行至隘口,城墙上的士兵挥旗大喊:“城下何人?速速呈上通行文书!”
卓枝迎着暴雨向上看去,潼关一如往昔,不见任何旌旗,也不见什么车马帐篷。通行文书,她自然没有,总不能东宫尚未行至潼关?她心中怀着微弱的希望,掉转马头向着不远处山坡行去,山路泥泞难行,骊马暴躁仰颈不前,卓枝将缰绳绑在树上,径自步行,冒雨上山,又费了好些功夫,她深一脚浅一脚终于爬上山坡。
她探身一望,只见一条大河浩浩荡荡,波浪翻卷着沙一路向东奔涌而去,入目所及处山连山,峰连峰。此时正逢暴雨,河水更是浑浊不已,惊涛拍岸险绝至极,卓枝几乎站立不稳,她扶着身畔巨树,勉力向着河那边望去,依稀看得见赤色旌旗。
卓枝揉了揉眼睛,等再度看又好似什么也看不清,她干脆爬上树,居高望远,这才看得清楚对岸旌旗微显。一种深深地挫败感涌上心头,她坐在树杈上,有些茫然的想没有文书,她不能出关,毕竟潼关自古有险路,两岸峡谷高绝,只能从关口过。
可是退一万步讲,她如今回上京,就算想法子弄来了通关文书,她也没法追上东宫一行。除却知晓目的地是灵州外,他们一行如何前行,她更是无从得知。灵州正值叛乱剿匪,此去一路更不知还要经过多少关隘,她又从何处得来通关文书呢。 ↑返回顶部↑
她看上去那般无措可怜,卓泉却突然失去伤害她的兴致,他恨声说:“今天,这会子燕同说不得还没离开储宫,看你能不能赶上前去报信?不要再来找我,不然你那些乱,”他看着卓枝眼睛逼得通红,似乎要滴出泪,卓泉话音一停,“否则你那些腌臜事,我就昭告天下!”
他沉声一字一顿:“不要再来。”
第109章 这种被熟人撞破身份的……
此时已是金乌斜挂, 一阵风吹过,乌云再度重重叠叠压上城头,遮天掩日, 空气更是闷热无比,使人透不过气来。行人穿着单薄的夏衣,步履匆匆,仍是时不时抬手擦汗。
好半晌卓枝才眨了眨眼睛,她回首望, 身后肃王府的铜钉大门早已闭合。方才卓泉下了逐客令, 当即起身头也不回大步走出花厅。她独身一人也强留不得, 只随着引路内侍一路出了肃王府。卓泉说了太多话,她脑中混乱, 嘲讽的话时不时溜进她思绪,占据着最中央的位置,很难不受这些内容的影响。
卓枝微微摇头, 认真回忆方才的话。
今年秋, 他到灵州之日就是身死之时。
系统支线剧情提示过, 她断断续续的想着, 元令五年秋东宫遇刺不治, 那应该对应的就是这件事了。阿兄还说,东宫借扶灵之事远赴灵州,她心中忽然冒出不幸预感, 今晨坊市不开该不会是因......她翻身上马,快马加鞭赶往丽正门。
说不定东宫尚在储宫, 并未出城,她心中暗暗祈祷。可是她忘了,如今她已经不是东宫伴读, 若再想进入储宫几乎是不可能的,丽正门前禁卫亦是按章办事,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可能公开询问东宫去向。
卓枝百般焦灼,她在丽正门前停留不过片刻,便有禁卫上前呵斥:“禁内重地,闲人速速远离!”那人上前一步,长臂一横,长戟忽的落下,直指卓枝颈项,他皮笑肉不笑,讽道:“小侯爷,咱这刀剑无眼,您身份尊贵,”他话音一转,厉声道:“可是如今已不属詹事府,还不速速退下。”
卓枝只得缓缓后退,若不然去拜访黄府见一见黄维德也是好的。她折身退回坊内,正欲上马回转,却被人叫住。
女声清脆熟稔,她唤道:“卓郎君,且慢,且慢!”
卓枝勒马回首,原来叫住她的人正是碧茹,原先在清思殿侍奉茶水的侍女。今朝正轮到碧茹休沐,她方方迈出小西门,向着醇景坊行去,正好听见禁卫讥声笑骂,她也不愿留神,耳边却还是听见了熟悉的人,小侯爷。
小侯爷,说的该是卓郎君罢。
那禁卫讥笑:“......被逐出詹事府,还当自己是尊贵之人了,怕不是今朝爷娘依靠不住,又来求见殿下了罢。”
闻言,碧茹回首用力的盯了他一眼,踮起脚四顾周边,见到那袭熟悉的身影,小步跑着追了上去。竟招来宫中婢女轻视,禁卫面上腾起怒火,不阴不阳的说了句:“真是好皮相,如今是丧家之犬,还招惹女郎青眼,原以为宫中侍女品行高洁,如今看来也下......”
另一个打断了他,说:“抱怨两句就行了,别让人听见了。”
这些闲话碧茹没有听见,她一心只顾着追卓枝,可是卓郎君到底是上过战场的男子,她一路小跑,竟差点没追上,迫不得已,她出声唤道:“您且等等!妾是碧茹!”卓枝站定,碧茹终于行至进前,她上气不接下气歇了歇,说:“郎君可有什么要紧事?是求见殿下吗?”
卓枝迟疑的点头。
碧茹环视四周,附耳上前:“今晨殿下为张辅国扶灵送还故里,算算时间,这会已经出了京畿之地了罢。”
天际积雨云更是沉重,眼瞧着就要撑不住雨滴,只等待最后一根稻草压上,瞬间就会倾泻而下。鸣钲之声响起,一声又一声,像是紧促的鼓点促人前行。卓枝骑着马一路不停向潼关狂奔,还来得及,一定还来得。东宫一行车马劳顿,行官道,路途不便;她独自一人,轻骑快马抄近路,算算路程差不多应该汇合于潼关。
倘若她不能将刺杀之事告知他,那么等到三月后,甫一抵达灵州,他就会遇刺,届时再说什么都晚了。
再快一点。
她握紧缰绳,无声的催促,骊马也好似明白她的心意,一路上奋力疾驰,她沿着车辙马蹄印一路追逐。乌云终于承托不住欲坠的水珠,一场瓢泼大雨终于落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像石子似的砸向她,雨点越来越密集,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暴雨如注,她眯着眼睛终于瞧见潼关城墙一檐半角,暴雨行路艰难,说不得东宫他们一行暂时停在潼关避雨......卓枝握紧缰绳拨转马头,快马行至隘口,城墙上的士兵挥旗大喊:“城下何人?速速呈上通行文书!”
卓枝迎着暴雨向上看去,潼关一如往昔,不见任何旌旗,也不见什么车马帐篷。通行文书,她自然没有,总不能东宫尚未行至潼关?她心中怀着微弱的希望,掉转马头向着不远处山坡行去,山路泥泞难行,骊马暴躁仰颈不前,卓枝将缰绳绑在树上,径自步行,冒雨上山,又费了好些功夫,她深一脚浅一脚终于爬上山坡。
她探身一望,只见一条大河浩浩荡荡,波浪翻卷着沙一路向东奔涌而去,入目所及处山连山,峰连峰。此时正逢暴雨,河水更是浑浊不已,惊涛拍岸险绝至极,卓枝几乎站立不稳,她扶着身畔巨树,勉力向着河那边望去,依稀看得见赤色旌旗。
卓枝揉了揉眼睛,等再度看又好似什么也看不清,她干脆爬上树,居高望远,这才看得清楚对岸旌旗微显。一种深深地挫败感涌上心头,她坐在树杈上,有些茫然的想没有文书,她不能出关,毕竟潼关自古有险路,两岸峡谷高绝,只能从关口过。
可是退一万步讲,她如今回上京,就算想法子弄来了通关文书,她也没法追上东宫一行。除却知晓目的地是灵州外,他们一行如何前行,她更是无从得知。灵州正值叛乱剿匪,此去一路更不知还要经过多少关隘,她又从何处得来通关文书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