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_第113章(1 / 2)
两人一言一语,就这么旁若无人的说起水泥路的重要性来,其他跟在身边的王府属官和宿卫扈从听的激动不已,谢景安却面色平淡。
倒不是他不激动,而是他早在准备修建的时候就激动过了,再者后世他见过更巧夺天工的道路,对着这么一条仿佛后世随处可见的普通水泥路,实在难有什么激动的心情。
参观了水泥路小半个上午,好不容易等刘主薄林言的心情平复了一些,谢景安就迫不及待的回了王府,因陈老太爷如今也算他半个心腹,便没开花厅,在书房接见了人。
陈老太爷进出顺王府这么多回,还是头次单独被谢景安在书房接见,顿时精神一震,有些佝偻的背都仿佛直了些,颇有些容光焕发的进到书房向谢景安行了礼,不等他问话,就极为贴心的道:“启禀殿下,幸不辱命,家中管事这一趟南下,足足买下五千多名奴隶,皆签了卖身契,都在这箱子中。”
陈老太爷说着将他怀中抱着的一个成人半臂高那么大的朱漆箱子递过去。
谢景安听到五千多这个数字眼皮狠狠一跳,忍了又忍才没失态的笑出声,接过箱子后又平复了片刻,才缓缓道:“做得好,买这些奴……下人时,可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陈老太爷笃定的说:“老朽这次派去的是一个从家生子中刚提拔上来的管事,平日里在庄子上干活,从不曾在莫州露过面,人倒是有几分机灵,犬子是想着磨炼一番,好日后等家里的几个小辈成了亲做个外院管事或陪房,因此能识得他的人很少,莫说在外头,就是在家中只怕也没几个人能知道他是陈家的下人,殿下放心就是。”
虽还有些疑虑,但听陈老太爷这么说,谢景安还是放了几分心,他倒不在乎朝中那些人弹劾他,怕就怕他那个便宜皇帝老爹猜忌或者胡思乱想,到时候被太子一刺激召他回长安就惨了。
谢景安心里暗暗祈祷了两句,便抛到脑后,问陈老太爷,“那这五千人,何时能到莫州?你预打算如何运回来?”
陈老太爷胸有成竹的道:“这点殿下不用担心,五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让他们扮做流民就是,混在南下想来莫州招工找活做的百姓来,外人决计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流民?”谢景安皱起眉头,“你怎的会想到这么个主意,莫非大周朝除了本王的封地上遭了些灾,还有哪里遭灾了不成?”
陈老太爷道:“除了殿下封地上的一些州县,北边的还有诸如云州蔚州代州等河东道的州县也遭了雪灾,听说比咱们得还严重些,已是冻死饿死了不少人,已南下形成流民了。”
河东道也遭了雪灾,谢景安真有点吃惊,他原以为只是他这里有点特殊,不想是大范围天气变化,不禁皱起眉头道:“这般大的事,本王怎么没接到消息。”
陈老太爷道:“大约是殿下封地也受了灾,那些流民即便去也要往南方富庶的州县去,不会往殿下的封地来,再者殿下身边的人都事务繁忙,这才一时疏忽了吧。”
这倒也可能,毕竟他如今还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藩王,朝中大事一般不会让他知晓,他要知晓什么消息只能靠下边的人禀报,可偏偏他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忙,才成立的情报组织还在磨合中,派不上用场,他要是消息灵通才神奇了。
谢景安摇摇头,心里想着要再督促一下情报组织,嘴上道:“那这些流民呢?现在到了何处?情形如何?你买下的这批下人,就是在这些流民中选的吗?”
“那倒不是,”陈老太爷道:“有一些是流民里用粮食换来的,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南方州县里孤苦伶仃的百姓,实在在当地活不下去了,便自愿卖给了老朽,签了这卖身契。”
第164章 谈和
听到其中果然有些是流民, 谢景安神色微微一滞, 紧接着眉头皱的越发紧,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他倒不是因为乘着流民受灾而落井下石买他们做奴隶有什么不适,而是思考着, 这场灾难, 他能做些什么, 当然乘机发展一下封地更好, 别的不说, 至少要暴涨一下人口, 他现在是彻底吃够了人口少的苦,鼓励生育来扩大人口的速度实在太慢,还是从外想办法吸引人口迁移才是最快的。
当然他这个想法不会和陈老太爷说, 他只是告诉陈老太爷运送这些流民过来时尽可能小心些,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待事成,自然会有他的好处。
陈老太爷愿意冒险帮这个忙,就是为了增加在谢景安心中的分量, 多得一些好处, 如今听到一直期盼的话, 自然心中一喜, 就连脸上的神情也高兴了许多,答应道:“殿下放心,老朽虽没什么本事,但这等小事还是做得的, 必然不会给殿下添麻烦。”
谢景安又与他寒暄了片刻,便让人将他送了出去,紧接着又让人唤来了现下负责情报组织的事。
这人正是姜铮当初极力推荐的那人,年纪不大,却性情颇为沉稳,与林言天生就稳重的性情不同,这是一种从小到大受尽了磨难,看多了人情冷暖,提前成长起来的沉稳,若非他的长相还有些许稚嫩,光凭那双仿佛大多数时刻都无甚波澜的眼睛,简直让人以为他是个看透了世事的中年人了。
这人姓陶,单名一个秋字,据他所说,他母亲生下他是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些,便带着期望给了他这个名字。
陶秋因为这些年营养不良,个子不是很高,长相也比较平凡,再配上一双有些死气沉沉的眼睛,越发不惹人注意,不过这倒是与他的情报组织气质吻合。
陶秋一进到书房行了个礼,就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谢景安问话。
谢景安向来是个性子直的,再者这人现在虽还在观察期,但日后也会是心腹之一,因此也废什么话,直截了当的问道:“本王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陶秋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缓缓道:“目前加入进来能为殿下办差的,有三十二人,在各世家商贾府中做下人的九人,茶馆酒肆妓院等地十七人,其他有乞丐,小贩,车夫,零零总总六人,都甘愿为殿下驱使。”
听到才三十二人,谢景安有些失望,摇摇头道:“不够,人数还太少了些,仅凭这些人,连莫州的消息都不能让本王灵通,更谈何其他地方,依本王看,怕是你理解错了本王的意思。” ↑返回顶部↑
倒不是他不激动,而是他早在准备修建的时候就激动过了,再者后世他见过更巧夺天工的道路,对着这么一条仿佛后世随处可见的普通水泥路,实在难有什么激动的心情。
参观了水泥路小半个上午,好不容易等刘主薄林言的心情平复了一些,谢景安就迫不及待的回了王府,因陈老太爷如今也算他半个心腹,便没开花厅,在书房接见了人。
陈老太爷进出顺王府这么多回,还是头次单独被谢景安在书房接见,顿时精神一震,有些佝偻的背都仿佛直了些,颇有些容光焕发的进到书房向谢景安行了礼,不等他问话,就极为贴心的道:“启禀殿下,幸不辱命,家中管事这一趟南下,足足买下五千多名奴隶,皆签了卖身契,都在这箱子中。”
陈老太爷说着将他怀中抱着的一个成人半臂高那么大的朱漆箱子递过去。
谢景安听到五千多这个数字眼皮狠狠一跳,忍了又忍才没失态的笑出声,接过箱子后又平复了片刻,才缓缓道:“做得好,买这些奴……下人时,可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陈老太爷笃定的说:“老朽这次派去的是一个从家生子中刚提拔上来的管事,平日里在庄子上干活,从不曾在莫州露过面,人倒是有几分机灵,犬子是想着磨炼一番,好日后等家里的几个小辈成了亲做个外院管事或陪房,因此能识得他的人很少,莫说在外头,就是在家中只怕也没几个人能知道他是陈家的下人,殿下放心就是。”
虽还有些疑虑,但听陈老太爷这么说,谢景安还是放了几分心,他倒不在乎朝中那些人弹劾他,怕就怕他那个便宜皇帝老爹猜忌或者胡思乱想,到时候被太子一刺激召他回长安就惨了。
谢景安心里暗暗祈祷了两句,便抛到脑后,问陈老太爷,“那这五千人,何时能到莫州?你预打算如何运回来?”
陈老太爷胸有成竹的道:“这点殿下不用担心,五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让他们扮做流民就是,混在南下想来莫州招工找活做的百姓来,外人决计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流民?”谢景安皱起眉头,“你怎的会想到这么个主意,莫非大周朝除了本王的封地上遭了些灾,还有哪里遭灾了不成?”
陈老太爷道:“除了殿下封地上的一些州县,北边的还有诸如云州蔚州代州等河东道的州县也遭了雪灾,听说比咱们得还严重些,已是冻死饿死了不少人,已南下形成流民了。”
河东道也遭了雪灾,谢景安真有点吃惊,他原以为只是他这里有点特殊,不想是大范围天气变化,不禁皱起眉头道:“这般大的事,本王怎么没接到消息。”
陈老太爷道:“大约是殿下封地也受了灾,那些流民即便去也要往南方富庶的州县去,不会往殿下的封地来,再者殿下身边的人都事务繁忙,这才一时疏忽了吧。”
这倒也可能,毕竟他如今还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藩王,朝中大事一般不会让他知晓,他要知晓什么消息只能靠下边的人禀报,可偏偏他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忙,才成立的情报组织还在磨合中,派不上用场,他要是消息灵通才神奇了。
谢景安摇摇头,心里想着要再督促一下情报组织,嘴上道:“那这些流民呢?现在到了何处?情形如何?你买下的这批下人,就是在这些流民中选的吗?”
“那倒不是,”陈老太爷道:“有一些是流民里用粮食换来的,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南方州县里孤苦伶仃的百姓,实在在当地活不下去了,便自愿卖给了老朽,签了这卖身契。”
第164章 谈和
听到其中果然有些是流民, 谢景安神色微微一滞, 紧接着眉头皱的越发紧,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他倒不是因为乘着流民受灾而落井下石买他们做奴隶有什么不适,而是思考着, 这场灾难, 他能做些什么, 当然乘机发展一下封地更好, 别的不说, 至少要暴涨一下人口, 他现在是彻底吃够了人口少的苦,鼓励生育来扩大人口的速度实在太慢,还是从外想办法吸引人口迁移才是最快的。
当然他这个想法不会和陈老太爷说, 他只是告诉陈老太爷运送这些流民过来时尽可能小心些,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待事成,自然会有他的好处。
陈老太爷愿意冒险帮这个忙,就是为了增加在谢景安心中的分量, 多得一些好处, 如今听到一直期盼的话, 自然心中一喜, 就连脸上的神情也高兴了许多,答应道:“殿下放心,老朽虽没什么本事,但这等小事还是做得的, 必然不会给殿下添麻烦。”
谢景安又与他寒暄了片刻,便让人将他送了出去,紧接着又让人唤来了现下负责情报组织的事。
这人正是姜铮当初极力推荐的那人,年纪不大,却性情颇为沉稳,与林言天生就稳重的性情不同,这是一种从小到大受尽了磨难,看多了人情冷暖,提前成长起来的沉稳,若非他的长相还有些许稚嫩,光凭那双仿佛大多数时刻都无甚波澜的眼睛,简直让人以为他是个看透了世事的中年人了。
这人姓陶,单名一个秋字,据他所说,他母亲生下他是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些,便带着期望给了他这个名字。
陶秋因为这些年营养不良,个子不是很高,长相也比较平凡,再配上一双有些死气沉沉的眼睛,越发不惹人注意,不过这倒是与他的情报组织气质吻合。
陶秋一进到书房行了个礼,就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谢景安问话。
谢景安向来是个性子直的,再者这人现在虽还在观察期,但日后也会是心腹之一,因此也废什么话,直截了当的问道:“本王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陶秋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缓缓道:“目前加入进来能为殿下办差的,有三十二人,在各世家商贾府中做下人的九人,茶馆酒肆妓院等地十七人,其他有乞丐,小贩,车夫,零零总总六人,都甘愿为殿下驱使。”
听到才三十二人,谢景安有些失望,摇摇头道:“不够,人数还太少了些,仅凭这些人,连莫州的消息都不能让本王灵通,更谈何其他地方,依本王看,怕是你理解错了本王的意思。” ↑返回顶部↑